最近闲来无事,到书店瞎转悠,拿起《极简人类史》这本书随意地翻着,之前因为看过尤瓦尔.赫拉丽的《人类简史》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对于本书抱着闲看的态度,不过很快,宏大地开篇内容就已经紧紧地抓住我的眼睛。同时也抓住了我的钱包,最终以40元的代价,拎着它回家。
扣上书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仅仅数十万的文字便可以描绘出如此波澜壮阔如史诗般的画面。从宏观的宇宙起源,星系地球的形成,从微观的电子.质子所形成的原子,在地球环境地作用下,形成了单核生命,从此纷繁复杂的生命悉数登上地球的舞台,开启了绚丽多彩的历史,不过在众多生命体当中,最令人惊喜的却是人类。从700万年前,开始有站立行走的“类人猿”,到25万年前非洲出现的现代智人(我们现代人类),从此进入到采集狩猎者时代(25万前~10000年前),农耕时代(距今10000~250年),近现代社会(1750年至今)。在短短几十万年间,人类便拥有了改造地球,甚至是毁灭的能力,为什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人类可以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是语言沟通,协作配合,商业活动,政治宗教…这样的方式?
在人类进入采集狩猎时代时,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有了语言符号,通过语言交流,能够沟通协调更多的人,通力合作,这是其他动物,包括类人猿所不能及的,正是凭借这场语言革命,人类便开始了称霸之路,之后一系列细微地变革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现代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但总体来说,这个时期人类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还不足够大的,相对是稳定的,但当时间来到10000年前时,采集富裕者越来越多,留下更多的资产,于是农业社会前期雏形形成,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社会形式变得纷繁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尽管如此,但农耕时代的人类相对于采集狩猎时代的人类更加地瘦小,其原因在于农耕时代,人们食物结构单一,导致营养不良,并且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阶段出现了饥荒,据统计,在整个人类农耕时代,人口的缩减主要在于饥荒和疾病,而并非战争。而在采集狩猎者时代,人类自给自足,并且不受社会阶层的影响,食物来源多种多样,所以不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即使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所导致的食物短缺,也可以通过迁徙到物产较为丰富的地方,当然时常要戒备毒虫猛兽的袭击,除此之外,人类其实过得自由自在地,白天出去采集食物,空余的时间晒晒太阳,睡觉睡到自然醒。为什么相比较农业时代更加幸福的采集时代,人类会选择农业时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初期农业时代的特征,1人口增多,2在一块地方定居,3驯化农作物,家禽,自身能够生产食物等等。这能带来什么变化?当人能够稳定后,人类就不会受迁徙之苦,有更多的时间生孩子,人口便会不断增加,在当时来讲人口就是拳头和力量,这大概就是进入农业时代初期的优势吧,于是在这种优势和其他有利因素下,在地球的各个地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从此人类的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战乱,贫困,饥饿的时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类都进入到农业时代,即使到了21世纪,在地球上也有采集狩猎者,2017年网络上出现一张照片,一个用张树叶挡住重要部位手持用石头做的长矛采集狩猎者,用好奇和惊恐的眼神看着空中飞来的飞机。当时看到这张照片,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选择,人为选择还是自然选择,是基因突变,还是社会需求。无论怎样,人要认清关于自己的过去,言语修饰再过美妙,本质就是本质。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