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的书《身体知道答案》推翻了我很多旧有的观念,获得了极其可贵的启发。
小时候,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是一个不娇气的女孩。无论病得多重,我都不会请假,都会坚持去上学。这件小事反映出我是轻视自己的身体的。和获得知识、老师家长的赞赏、表现出坚毅的个性相比较,身体上的病痛是不值一提的。
武老师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灵魂的居所。而不是其他人任何人的灵魂的居所。当我的身体给出了疾病的信号,我是否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继续去学校,而不是完全遵照家长老师的期望呢?对身体的觉察觉知,是成为自己的一条道路。
“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和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当生病时,感受自己到身体,从而发现自己病痛背后的潜意识或身体疼痛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获得这种觉知之后,病痛可能就自然消失了。
当悲伤时,不要用脑不要用心去思考。而是静静感受自己身体的反应,让身体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反而是从悲伤中获得力量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里面有大量的故事,启发我们更好地觉察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更好地在身体里居住。其中,有三点对我有着震撼性的影响。
1.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一个女孩,在曾经交往过的男孩身上获得了很多快乐。于是,她希望再找到一个和前男友一样的男孩,才能有心动的感觉。武老师认为,我们都是巴甫洛夫实验室的那条狗。巴甫洛夫发现,如果在给狗喂食之前先发出一个铃声,那么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生出唾液。铃声就是幸福。实际上,幸福有很多种,不只有我们曾经体会过的那一种幸福。同样的,如果我们对于痛苦的心理模式有所觉知的话,可能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小时候,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形成了我们“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心理模式。我小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于是我内在的父母是疏离的,而我内在的小孩的孤独的、可怜的。于是,我常常会跟朋友说我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我很可怜。其实,这只是我内在的小孩的自怜。我觉知到这一点之后,我心中的痛苦也减轻了不少。
2.把“你...”改成“我...”
我生活中经常责怪老公。你怎么又这样做了?你如何如何。武老师说,在对话的时候,你如何的句子不如改成我如何。我试想了一下,下次我想跟老公说,你怎么又买了一大堆水果,根本就吃不完,好浪费。如果我换成:我希望每次少买一些水果,这样每天吃到的水果就是新鲜的,也不会有浪费。这样老公应该会更开心地接受。“你如何”反映我把责任推卸到对方身上,而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则是自己承担责任的做法。
3.不含敌意的坚决
当我们想要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如果我们不拒绝,我们自己会难受;如果我们拒绝了,我们担心会伤害朋友或亲人之前的感情。武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我们需按照我们内心的愿望去做事情,这个时候,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态度。首先,我的态度是坚决的;其次,我是温和的,不含任何敌意的,无论你以什么态度对我,我都不会被你投射过来到敌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