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替代划线摘抄的五种笔记法

最近在读《好好思考》。

读到成甲老师在记会议笔记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一种五星笔记法。

我有所启发:我之前学过什么笔记法?

于是我试着总结我之前学过的各种笔记法。

成甲.《好好思考》五星笔记法

笔记的目的是从中获得启发,具体什么启发呢?

洞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知识)”的思维模型。

因为思维模型是学习知识的最小单元。

为什么成甲会认为这是知识的最小单元呢?

因为思维模型是最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对知识的定义是有用的知识

具体五星笔记法:

1 他在说什么?(预判核心的内容,他所说的重点,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2 (内容的)逻辑(结构)是什么?(他所说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结构)


3 我的疑问和启发是什么?(跟我、和我的目标有啥关系?)


4 (他的解答)能提炼出什么思维模型?(棱镜法、超一流法分析)5 我怎么用出去?(联系实际、将来用在哪?)

我们练习一下。用五星笔记法记录五星笔记法本身。

1 他在说什么?

如何记录一本书或者一个会议、演讲。

2 (内容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五个点。用图形来强化记忆。

结构是:根据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模板,抽象出别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结合我的问题,用于我的工作生活中。

知识点解释提炼他在说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目标问题逻辑(结构)是什么?怎么解决?()(知识点+关系)手段答案思维模型

3 我的疑问和启发是什么?

我的疑问:

与我之前学习的其他笔记法有什么不同?

各有什么优劣?

笔记的目的是什么?

笔记在学习中处于什么结构?

笔记不是什么?

启发:

做笔记这一步骤也可以跟思维模型关联上。

(之前的卡片法是跟写作联系的)

4 (他的解答)能提炼出什么思维模型?(棱镜法、超一流法分析)

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是否符合初衷。

从他想出这个笔记法的初衷,我们可以知道,还是不要“异化”。

或者说时刻检查手段和目标的匹配度。

传统的记录法,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就需要调整。

5 我怎么用出去?

在我将来的笔记中,如果是新思路,很有启发的东西,可以考虑提炼思维模型。

受到启发,我觉得很有必要总结一下以往学过的各种笔记法。并做对比。

1成甲.《好好思考》五星笔记法

2 脱不花.《如何高效学习》两次笔记法

两次笔记法。原方法适合高手。

第一次笔记是。一张纸分成两半,一边记录关键字。一边记录自己是启发。


主要只记录关键字,字越少越好,能让自己想起来就行。


第二次笔记。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关键字之间的关系。列清单

学习笔记,《脱不花-怎样高效学习》

我调整了一下,变成我的方法。

第一次笔记。用思维导图记录框架结构。把章节目录变成思维导图。


小结中的知识记录关键字。


第二次笔记。拿一张白纸或者白板,开始,回忆,并按自己的理解画出作者表达的核心意思。


越多越好。


并形成了我最开始的读书方法,做了好几个读书笔记。列清单

【详见此处】如何阅读的系列文章

比如,《错误的行为》看到自己的荒谬

3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RIAA拆书法。

RIAA是什么意思?R,阅读;I,拆解,A1,联系自己的过去,A2如何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

RIAA是一种学以致用类的笔记法。不关注文章结构和主旨。只关注这一个知识点,

如何学到手,用出来。知识点绝非孤立,如何用出去是他的重点。

为此,他提出了八字方针“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前(前车之鉴):为什么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                              我之前有过类似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吗?)


因(相因相生):这个问题有什么预设的假设吗?                           (

问题

的预设隐含所处的环境是什么)


后(以观后效):如果搞定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

问题

解决了,我会怎么样?)


果(自食其果):问题不搞定,对我有什么坏处?                           (

问题

不解决,我会怎么样?)


————


适(适得其反):有人不认同这个假设吗?(

问题

的预设隐含环境是否不对?

别人

不这样想吗?)


用(使用条件):解决他有什么条件吗?(

问题

解决办法

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边(旁敲边鼓):有什么可借鉴的案例。(

别人

如何

解决

这个

问题

?)


界(楚河汉界):不同问题-解决办法的区别边界是什么?(我的

解决办法

和别人的

解决办法

边界

是什么?)

RIAA是总纲,具体如何A1和A2,在“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中体现了很多。

这个笔记法,强调的是,问题与解决办法、问题的隐含环境、解决办法的前提、他人和我的不同。

以及将来如何应用(A2部分不细说)。参见下文

《这样读书就够了》,为职场成人量身打造的高效读书法

4 卢曼与学习骇客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卡片法

卢曼的笔记主要用于学术写作,从文献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并写出来。

简单说,从文献中记录文献卡片(简述+出处),从文献卡片中,

获得灵感记录永久卡片(出处+简述+启发+卡片之间的关系[索引+链接])。

由一个根问题(卡片),通过链接,

可以不断延展(关联)更多卡片去思考。

【参考这个系列】 卡片笔记法系列

这种方法,不强调学以致用,立马使用,而是自下而上,以慢为快,

以卡片及其链接的外脑思考方式,获得由灵感自然驱动的研究成果。

其中leo,学习骇客,发展,将其卡片内容扩展为。

问题

:


答案:


补充:引用:

并用次卡片配合其他工具帮助了很多人记忆、理解【应试】。

比较各个方法

结构组成的分析。各个方法,毫无例外都特别关注。

他人的

问题

答案(解决办法=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构))

我的

问题(疑问、启发 )

答案(如何用出去)

笔记的目的是,从他人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和答案中,获得启发,解决我的问题。

笔记方法的手段是,记录他人的什么,记录自己的什么。

最重要的点,我认为还是关注笔记的本质,不偏离你所面对的问题。

至于如何从他人的解决方案中获得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不同笔记法的核心所在。

成甲说,提炼思维模型。


赵周说,把他人的知识用准。(满足条件)卡片说,链接的方式外脑思考。

哪个方法最佳?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问题的方法,和最适合你的方法。

对于我来说,

第一次笔记的时候,思维导图+卡片 。

第二次笔记的时候,(尽量)实践后写作(复习卡片、知识融合RIAA)

不定期回顾,看新书的时候回顾之前的方法(融合。就像我现在做的。)

小结

笔记是阅读、思考、写作闭环之一。后面会继续围绕这个闭环继续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