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狮子王三》电影后,又经过老师的讲解,发现,跟我原来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我想把我的感受和收获,尽可能的分享出来。今天,这篇小文分享其中的一点。
文章的最后会附上看这部电影后的思考作业,大家可以在看完电影后,思考我们到底要从中获得什么?哪些是需要吸取的经验?哪些是需要避免的?
首先这部影片,是用动物表演的方式,折射出我们人性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看电视,带着思考:假如我是丁满的妈妈,我会怎样做? 我身上有没有丁满妈妈的影子?.....
电影中的丁满家族天天挖洞,为生存而奔波,而爱幻想的丁满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很无聊,于是为了更有乐趣,为了自己的创意,就在地道上开天窗,而不顾大家的生存和安全,破坏了大家辛辛苦苦挖的地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无法原谅他,但在妈妈的袒护下,丁满又得以继续有了新的工作,结果给整个家族,带来了生命威胁。最后,被驱逐出家族。
丁满做的这些事情之后,妈妈是怎么处理的?
当他破坏了大家挖的地洞时,其他猫很愤怒,无法原谅他,可是妈妈,接受他的一切,缺点,表现出了‘无条件的爱’。
哪怕这个爱,给其他萌猫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甚至让整个家族受到了威胁,妈妈也在担心丁满是否受到伤害,而代替丁满承担了他破坏的结果。,,
丁满现在的结果,也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征。
因为身体荷尔蒙的启动,引起身体心理的变化和苏醒。
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做自己追求个性,等等,从原来的服从权威,听话,到开始反抗权威,凡事都想跟父母对着干,然后厌烦,离家出走,等。
这种无条件爱的后果:
第一,孩子做的任何事,都可以被原谅,以自我为中心,不负责任,内心不愿意长大
第二,行为上依赖他人
第三,虽然他得到了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可是他的内心,是非常鄙视自己的无能(父母都帮她做了,她什么都不用做),而灵魂是知道自己要成长,要为自己负责。但是现实中,他没有得到,所以,他鄙视自己,怨恨父母。
究其原因,是丁满的妈妈没有给丁满承担起责任的机会,给叮满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以至于到后来丁满自己出去的时候,遇到种种,危险,不知所措。,
如果是现实当中,一个这样的弱者,进入到真正的社会当中,会不会像丁满一样,有奇遇呢?
既然如此,电影为什么给了丁满这样的奇遇?
因为剧情需要,因为要满足大众的良好感觉,满足票房.
因此,对待这部电影,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给孩子看,需要慎重引导.
那么,在现实当中,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或减少这种无条件爱的后果?
电影中丁满出走的理由是,没有人喜欢我.,
反推一下:怎么让别人喜欢我,成为被他人需要的人(能为其他人提供什么价值?)?
作为父母,要怎么培养孩子有这种素质呢?
一个可参考的方法是换位思考:
如果这是其他人的孩子,我是否喜欢他?
如果我不喜欢他,我会怎么做?,
当这样换位思考时,方法会自然来.
最后孩子会获得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和尊敬,.
祝福您和孩子,
附:
电影课以后做作业:
美国的文化教育思想,是极度的宽容,最鼓励年轻一代的创造和个性发展。比如丁满一样,自我中心主义,不关心他人,梦幻,奇想,喜欢糊弄人,会让周围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但美国文化并不会谴责这种人(日本文化不接受这种会),反而会鼓励这种人“继续梦想”,说不定会有一个意外的好结果呢。比如电影就给丁满一个美好的拯救了家族的大团圆结局。
请分析和解读:
一:电影版的丁满,和现实生活版的丁满,会有什么不同?
二: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会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以及坏处?美国国家因此获益还是受损?
三:中国人在中国思维和价值观的核心层面上,对外盲目模仿和照搬美国的教育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连续第73篇原创 江瑞
江瑞:
简简家庭教育创始人,关注学习能力、自我成长,家庭和谐。
微信: dai201406;QQ:
123177318;
公众号: jiangrui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