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有关情况。针对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职普分流焦虑问题,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一是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二是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高,增加学位供给;三是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四是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
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职普五五分流成历史!”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从中可以简单地概括出中考分流政策:让那些适合理论性学习、大约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可以继续读普高,让那些不适合理论性学习的差不多另一半初中毕业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上职高,并且要维持好恰当比例。经过几年来的推动和实践,就成了“职普五五分流”的现状。
一直以来,“职普五五分流”被社会所诟病,也让中考成为了家长最焦虑的事情。因为摆在一个中考生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普高、职高。按照现在的入学年龄计算,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只有15-16岁,在法律上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却要面临人生最重大的选择,决定一辈子的命运,实在是不合理。
面对“‘五五分流”的现状,家长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早早就被分流,疯狂的带着娃这里那里补习功课,尤其近几年课外辅导机构的取缔,家长为了“鸡娃”各尽其能,付出多大的时间、经济、精力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学校为了吸收优势资源越来越卷,从“2+4”、到“1+5”、现在到了“0+6”的模式,让这些孩子免去中考分流压力直升高中,与此同时教育陷入“小学生学初中课程、初中生学高中课程、高中生总复习高考”的怪圈。在家长、学校的双重压力下,十多岁的孩子们沦为了学习的机器,天天刷题、考试,已经失去这个年龄该有的青春、活力,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我的孩子今年已经中考,虽然我没有担心“五五分流”的问题,但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自己心仪的目标高中,经历了焦虑、放下、焦虑、放下反反复复的心理磨炼。我也亲眼所见身边的孩子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被迫回家调养身心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学习重要,相比成绩来说,更重要的是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能力、终身学习的兴趣、文明的素养、有趣的灵魂。
所以,中考不再分流是一项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政策,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孩子拥有正常的成长轨道,让家长不再陷入焦虑和鸡娃的怪圈,让学校润物无声的用心培养孩子,让社会给予孩子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愿孩子们都拥有甜美的笑容和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