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份,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没有跌宕起伏和喜出望外,一切犹如我平时的成绩单,波澜不惊,毫无起色。倒是开考的前一天晚上,整个学校因停水停电而沸腾。
到现在我仍认为这事是有人有意而为之,照理说,高考对学生和学校而言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偏偏在这个结眼上出了乱子,令人不得不怀疑。对我自己而言,停水停电对我的影响不大,那晚我心静如水,或者说,我本来就对这次高考不抱太大希望。但是躁动的气氛很能感染人,快睡着的我被舍友用力扇扇子的声音带回到闷热的世界,几次下来,我差点暴动了。
我身上开始冒汗,浑身变得黏黏的,根本停不下来。
整个宿舍一直骚动到凌晨两点多,终于通水通电了。我烦闷的爬起来,对着水龙头冲洒了好一阵子,冲去身上的热气,还有内心的躁动。后来,终于在沉闷中睡去。
我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寄希望于高考的学子们,对我而言,就是考试的时候稍微有点眼困。
高考完后,我很尽兴的玩了一段时间,直到高考放榜那天。不意外,我没考上本科。当时很多人都选择复读,几乎成为一种风气,爸很平静的说了句:回去吧。我也不反驳,回房间把书整理打包,等待第二个高三季的到来。
而此时,我的好友们,正聚在一起分享成绩带给他们的喜悦。
我突然想起隔壁班那邻家女孩,突然有点失落。我曾鼓起巨大勇气,托同学给她带纸条。后来我们成为不算太熟的朋友,都怪我太过腼腆,嘴笨见面还脸红。那年中秋节,我以朋友的名义送她一盒价值大半个月伙食费的月饼。现在想来,觉得那时的我好傻,傻得好萌,也深深觉得那年代的感情很纯真,纯真得一尘不染。
我后悔对她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三年下来,积攒了一地的遗憾。
后来我换了学校,到市里的重点中学去复读。假如当时能料到这次复读对我今后人生的影响(也许是我自己有偏见),大概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踏入高四校园一步。
复读班的规模浩瀚,一个班一百多号人,三个人并排坐一桌,人员也参差不齐,有考不上专科的,也有考到重点但不是自己心仪学校不去读的,还有少部分人已经是第二年第三年回来复读的。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的压力让每个人都饱受煎熬,我们不知道复读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我们现在努力付出能否在一年后得到回报,或者说我们能否再次承受落榜的打击。
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高四的教室如同停水停电的那个晚上一样让人烦闷。
这年,恰逢广东的高考开始改革,当时学校乐此不疲欢欣鼓舞的去宣扬高考改革对我们这一届毕业班的好处,来去就一个意思:但凡改革第一批人肯定是最受益的。
据后来高考完的综合情况来看,这些校领导刷刷被打脸。
这年我英语进步得比较大,因为我挺喜欢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她会把当时比较流行的英文歌放给我们听,同时让我们留意歌词,在歌词中学语法。同时还有她深藏不露的冷幽默,我们都被逗得忍不住笑她仍然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那时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能进到前五名。
但偏偏我抱最大希望的科目,在高考场上却给我最大的意外。
这一年我依然保留着高三时的一个习惯,就是在宿舍煮东西吃,当然,偷偷的。谁能料到这个习惯成为我第二次高考惨败的主要原因。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学生时代用脑多了往往也饿得快,晚自修过后往往饿得饥肠辘辘,学校当时就卖那种普普通通的白糖馅的包子,尽管普通,但也绝对一包难求。下课铃一响,大家都不要命似的冲锋陷阵,也不管男女强弱,都一窝蜂往小卖部里面挤,那个辛苦难以言状。所以这种情况下,我就到外面买了一个小型的电热锅回来,自己在宿舍煮点面条吃。
高考前一晚,我经过小卖部看到满满的人群,心想宿舍还有面条,就不去和众人肉搏抢包子了。回到宿舍煮好面后,发现没有盐了,只有一包调味用的味精,倒了一点发现味道不够,后来就整包倒了下去。
这动作改变了我整个人生轨迹。
半夜,肚子痛得我醒过来,然后去了好几趟厕所。半夜起来的动作不会对我产生太大影响,但拉肚子却泄了我的真气,而且当时也找不到止泻药吃。第二天起来,只感到整个人恍恍惚惚。
第一科考的是语文,还剩半个小时交卷正写着作文的时候,肚子突然急剧闹腾,我当时整个人都僵直的坐在那里,憋得我浑身颤抖。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我忍着憋着用颤抖的手写着作文。
钟声响起的瞬间,我飞奔出考场。
如果说这样做出来的语文考卷让我不抱希望,那下午的那场英语考试真的让我对这次高考万念俱灰。
到了下午,我混沌的状态愈演愈烈。
英语听力本是我强项,但当时的我已经无法集中精力,我的底气早已涣散在宿舍的厕所里了。考完英语出来,我整个人像死了一样。
后面的考试,如同走过场,不抱希望去应付着。
楼下已经有人过来收废品了,我对舍友说,我床上那些书都不要了,你拿去吧。于是他屁颠屁颠的把我的,还有他自己的所有书本,都卖了。
由此自终,我都没再去看那堆书本一眼。
尽管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寄托了我对大学的无限希望和憧憬,但结果却如同卖废品一样, 沉甸甸的东西被廉价地贱卖,只换回赤裸裸的几张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