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瑟九十九原创
我的母亲是娉婷郡主,我的父亲官至二品,我是盛京有名的大家闺秀,所有人都以为我会嫁给当朝显贵,然而,我却爱上了一个籍籍无名的书生并且发誓此生非他不嫁。
母亲恼了,将我关了起来,然而我却跳窗逃跑了,我要和书生私奔,我无法想象此生没有他的日子。
1.
我和张叶子是在上元节的灯会上认识的。
彼时,他正在主持《潇湘阁》的灯会活动。
《潇湘阁》是京城最大的书店,楼上楼下一共三层,据说藏书超过十万册,里面的伙计都有数百位,每日慕名而来买书的人络绎不绝。
我是喜欢看书的,特别喜欢看一些画本子。
从小我就要求看一些《烈女传》之类的书,这些书里面都是对女子三从四德的教诲,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女子一定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了还要从子?
那女子一辈子,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活过一次?
烦闷的时候,我进了《潇湘阁》,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些惊世骇俗的画本子。
这些画本子里面都是一些打破世俗的爱情,比如女子可以休夫,女子可以经商,男女平等,男子一生只能娶一人等。
我被这些画本子深深迷住了,这些画本子更新得很快,基本上每隔几日便会出一本上万字的新书。
这些画本子都有一个共同的作者:张叶子。
我知道,张叶子定然不是这人的本名,这只是作者的化名而已。
一开始,我只是喜欢画本子里的情节,日子久了,便对编造这些故事的张叶子好奇了起来,一个能有如此胆大想法的张叶子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上元节前夕,我作为《潇湘阁》的贵客,收到了他们的内部消息,他们会在上元节请张叶子来主持灯会。
我自然是要去参加的,不管张叶子是男是女,我都想认识认识。
2.
上元节,灯火如昼。
《潇湘阁》高朋满座,张叶子已出现,便引起了轰动。
他是个身姿如竹的俊朗书生,坐在坐首出了几个灯谜,和我们互动。
喜欢看他书的,女子居多,而这些女子中,叛逆者居多。
我来这里,自然是不好表明身份的,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我只能戴着面纱,当然席间戴着面纱的女子,不止我一人。
张叶子对此似乎也没有什么意见,他对我们一视同仁,希望我们能活成他画本子里的样子,女子也要独立自强,爱自己方能有美好未来。
他在席间言笑晏晏,末了还送了我们每人一小块点心,听说这叫做“蛋糕”,轻轻咬一口,甜软适口,像极了他笔下的爱情故事。
离开时,他躬身相送,四目相接,他眸如星火,让我有了一瞬的恍惚,这人,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3.
是的,我和张叶子是见过的。
前年的时候,我陪着母亲下江南,在画舫上见过他。
彼时的他落魄潦倒,我送给他几颗金瓜子,让他进京赶考,不料,他竟然真的进京了,只是没想到,他没有赶考,而是做了画本子的写手。
做官与写画本子,一个荣耀门楣,一个穷困潦倒。
虽然我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从他的书里,我能看出他的鸿鹄大志,只是他的大志与眼下的时局格格不入罢了。
上元节见过一次后,我便想着如何再见他一面。
《潇湘阁》的老板自然是认得我的,我说我想见张叶子,我自然可以见到,只是这样子的见面,不是我期待的那样子。
我命婢女打听到了张叶子的住处,他住在城郊的一处小院里。
选了一个晴好的日子,我换上素衣,乘着小轿来到了他的门前,扣响了门环。
许久后门开了,一个小书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问:“姑娘找谁?”
“请问,张叶子是住这里吗?”
书童迷迷糊糊道:“是的,只是先生素来不见人。”
我将自己的名帖递给书童,名帖上自然也是化名:醉纸鸢。
张叶子没有见我,没有关系,我是有耐心的。
4.
当我第三次上门拜访的时候,张叶子终于见我了。
张叶子见到我的时候,我依然蒙着面纱,待进了小院,我伸手摘了面纱,他看着我的真容,愣了一下,旋即笑道:“纸鸢好容颜,倒是张某僭越了。”
“谢公子谬赞,彼此彼此。”
他见我如此说,眸中有些许诧异。
我能理解他的诧异,毕竟一个姑娘三番来寻他,这有些不寻常。
的确不寻常,因为我喜欢他。
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也有那么一点点喜欢我呢?
5.
张叶子,是个怪人。
一开始在不知道我的身份的时候,和我聊了很多,譬如他觉得如今科考并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所以他没有参加科考,再比如,他对如今一些事件的态度,他的见的与想法,让我深深为之折服。
虽然我是女子,但我也经常听母亲和爹爹讲起一些朝堂之事,我故意问了许多眼下许多很难的事情,张叶子都不慌不忙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当我把这些建议告诉爹爹的时候,他拍手叫好,遂问我是如何晓得?
我自然不会告诉爹爹张叶子这么一个人的,我只能说自己看书瞎猜的。
我和张叶子的关系好了许多,每次去,他都会院子里煮茶给我品尝,我也会带去一些新茶邀他共品。
母亲急着给我找夫君,总是时不时提醒我哪家公子如何?
经常被我胡乱搪塞回去,我不敢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写画本子的书生,这在我的父母眼里,是不可接受的。
我也知道,我不能一直对张叶子隐瞒身份,所以我得让他知道我的身份。
可惜的是在他知道我的身份后,对我就开始变得冷漠。
本来,我以为他会欢欣鼓舞,没想他自此后便再也不见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