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者处上之大学历练——连载第38篇
2018年5月8日,星期二,万里晴空,时而有微风拂过给辛劳的人一份奖赏。
自从对自己有了一定要求之后,每天的收获几乎都是无法言表的。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包括生活中,甚至是精神上,都有了一点小小的提高。
以前的自己,确实很看重分数。也很看重每一次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包括作业里的A,B,C。当然,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但是心理完全不同。可能是好胜心太强,又或许只是虚荣心在作怪。
而现在的心理就有了一定的变化了,但这并不代表我对他们嗤之以鼻,毕竟他们也许有一小小的概率成为进入社会的一块小小的敲门砖。我只是不再把它们放在第一位而已,为什们呢?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开心!
这意味着我不打算做一个被分数,被考试束缚的人了。以致于上周一次占期末5分成绩的物理小测我选择了信仰,而非分数。(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室友做完之后告诉了我参考答案,我确实有纠结过,毕竟它关系到期末分数。但最终我没有改答案,我坚信自己的计算,虽然课后发现有一个小地方加错了让自己实力打脸。这看起来确实太冥顽不灵,但自己却觉得很开心。)如今每天在自习室,教室,寝室奔忙的我其实并不是为了那些所谓的考试,只是仅仅想要提高自己,挑战自己而已。很多人说,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高数很难,那么我去做;大物很难,那么我也去。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了。但其实这两者只是我自己的观点罢了,或许别人觉得它们超级简单呢?人的天赋确实会对他的学习能力有一点点的影响,但我不信那种影响是永恒的,如果不加上99.99···%的勤奋,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人。
相反,遗臭万年也是如此。一个人若是有那么一点点作恶的小心思,但又不“勤奋”地去实践,又怎么可能作恶于社会,作恶于国家,最终遗臭万年。
最终我将它们归结于一个字——”作“。自己作罢了,只是根据自己的三观去做自己认为没错的事情。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之所以不再继续做上述的那种被束缚的人,是因为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事值得我们去发掘,创造。我们可以学得很疯狂,同样,我们也能玩得最开心。
从根本上来讲,大学里的课又有什么难的呢?考试永远只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难题从来不会有,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平时好好总结,认真对待每一章节。是的,是每一章节,之所以没有说每一堂课,是因为我觉得有些课你是可以不用听的,自己看看书理解之后再独立地做完上面的例题,课后的练习题,基本上考试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因为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全部都是书上的原话,你不用担心他会说些什么新的东西,除了连你都觉得很简单的问题。这里也说的只是部分课,慢慢你就会发现的。
既然基本没有什么困难,那就是自己的态度问题了,这点我是从上周开始改正的,那么你们呢?是不是在一点点地改正呢?还是继续决定和大多数毫无毅力的人同流合污,在宿舍窝到天荒地老呢?
或许你曾有过这种想法,因为我也曾有过,但你为什么就不想想人家宿舍愿不愿意呢?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挺没有毅力的一个人,这一点从我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就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自开学以来,我的闹钟一直是设在6:30的,也许你们会说:“起这么早?”。其实不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总是习惯赖一个小时的床,设在6:30是为了让我在7:30的时候能够迅速的爬起来。
人总是习惯回忆,我听过一句用来激励高三党的话——现在的你过得有多艰辛,未来的你回忆起来就有多幸福。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也试着迅速的过了一遍过去三年的所作所为,遗憾的是我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幸福可言,除了想到高一时的那个小女孩因为地理太差背完了整本地理书,尽管她是一名理科生。看起来确实很傻,但突然只有这件傻事会让我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奔走。或许是退后,或许是前进。又或者是在前进的路上却处于落后的位置,可那又如何,为什么总是要去关心那些处在你前面的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甚至是放弃自己。我们不该忘的,每个人成功的时间段都可能不同,只要还有自以为的信仰,又如何轻言再见呢?
现在的我们,或许每学期都得写那些我们并不感兴趣的期末论文,做我们并不喜欢的任何东西。其实这些都不可怕,也不是什么难事,最后不还是这复制那粘贴过来了吗?其可怕之处大抵是在这里了,“复制粘贴”,听着很简便,做着很简便,显得人也很简便而已。
这就说明,有些事情我们看着很难,很枯燥,不愿去做,习惯性地去百度,搜狗等一系列的搜索引擎寻找答案,终究会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也包括我们那些自以为的信仰,和那些看似简单实际虚无缥缈的梦想······
最后,谨以恩师赠我的一句话结尾——“望灵台清明坚守之”。
以此来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