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偶然经过一家医院门口,无意中看到了医院电子显示屏上有这样一段话:尊敬的职工医保人员,你们持有的医保统筹卡2000元费用将于2023年12月30日到期,如果你们有门诊药品、身体检查、痛症治疗等需求,请到我院登记使用并报销。
几年前,我就听说过医保卡的钱到年底会清零,当时,我就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医保卡上的钱到年底会清零吗”,好像说是不清零。
因为自己的医保卡很少用,偶尔去药店买个感冒药什么的,看到卡上有几千块钱,对这事就没怎么在意了。
今天,我特意带上医保卡来到了这家医院,导诊台的工作人员说医保统筹卡2000元费用可以买药,也可以做理疗。
我平时喜欢锻炼,觉得没必要做理疗,就选择了买药。工作人员热情地引导我去找医生开药方。结果我想得起名来的什么驴胶补血颗粒等不在报销范围内,只能任医生写,告诉他父亲血压有点偏高,有痛风。
很快,医生就写好了两张药单,去收费处,工作人员一通电脑操作,被告知在职人员只有1500元的标准,这个药单超2000元了。
找医生,中成药量减半,还有1700元,再找医生,减少中药量。最后结账近1500元,统筹支付近1000元,个人账户支付的近500元。
提着两袋药品回到家,清理那些中药时,我有些傻眼了,什么田七、山药、党参平时都没见过,但愿不会让它们浪费。个人感觉这医保统筹费用,还是不用的好。
我忍不住又百度去查清楚,才明白医保卡里的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另一部分是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是我们自己缴纳的医保费的一定比例,通常是工资的2%,这部分钱可以用来支付门诊费、药品费、体检费等日常医疗费用。统筹账户是单位为我们缴纳的医保费的一定比例,通常是工资的6%,这部分钱由国家统一管理,用来支付住院费、手术费、重症治疗费等大额医疗费用。
医保统筹基金是累计计算且不会清零的,但是每一年对应的统筹基金支付金额有一定的上限。在职职工门诊统筹最高可报销1500元/人、退休人员门诊统筹最高可报销2000元/人。该上限需要在年内使用完毕,如果没有使用完则会在下一年的1月1日自动清零。作为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定点药房,参保职工持处方到店购买范围内药品,即可享受报销。
真是不看不明白,亲身经历了才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