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童年创伤,看起来听上去都很严重,给当事人造成的巨大影响也毋庸置疑,时间上很可能会延续一生,程度上可以用切肤之痛,有的甚至是锥心之痛来形容。然而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分析起来也简单,无非是一个人,在成长阶段的早期非常弱小的时候,能不能被允许有自己的感受,能不能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做自己。说起来简单,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却是不低的要求,怎么理解孩子的感受,做到允许孩子的感受,还要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这里边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转化为父母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
婴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来,还是淹没在父母的意志和感觉中,可以说这是早就一个人不同命运的重要分界点。前者可以以自己的感觉构建一个相对真实的自我,而后者则是以别人的感受构建的虚假自我,真实的自我带着自己被压抑的真实感受,成为躲进内心深处的内心小孩儿。
心理学有“镜映”的概念,好的父母要做一面平面镜,对孩子的感受、情绪、价值、成绩做出适当的反应,在这样常年累月的镜映作用下,孩子逐渐从外部肯定转变为自我肯定,逐渐成长为自信、高自尊、稳定、有力的自我。
好的父母还要做一个有回应的容器。孩子身体的欲求、头脑里的想法观点和情绪感应都可以在这个容器里流动,并且能够得到适当的回应,久而久之容器就会内化到孩子心中,构成一个自我的保护层。
为人父母不容易,特别是曾经不被允许做自己的父母。好在,学习陪伴孩子专门技能的过程,也是自我理解、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成为好的父母,也成为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