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可以写很长很长故事的话题。
进入大学,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孩,啥也不知道,以前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圈子简单到不行。小村子里走出的女孩,没有机会见大世面,没有机会观察更大的世界,像白纸一样,就跌跌撞撞进了大学。
现在我已经大三了,作为一个傻丫头,我的前两年半的生活走了很多弯路。兴致勃勃的参加学生会,一年以后冷静下来默默退出;使劲想要拿奖学金,却与之擦肩而过;前两年学习流于表层,现在决定要考研;怀疑否定自己,用力堕落过一段时间,现在慢慢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篇文章的缘起是,我前几分钟去看了我大一在学生会带我的一个师姐的空间,发现了那么一个外表看起来善良积极的女生,留言板上也写满了彷徨,犹豫,也有自我激励和不服输。曾经以为别人的生活都是目标清晰充满希望的,只有我的是灰色的,看不见未来的。最后发现,原来我们都一样。
看完师姐的空间我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于是有了下面的碎碎念~哇哈哈~
曾记得——
初中刚中考完就跟着最好的朋友约好,骑着自行车一起去县城,那是我生长到17岁第一次进城。从镇上到县城25公里的路,我俩硬是骑了三四个小时,因为不识路,在某个路口拐错,上了高速,因为靠近山,所以高速全部都是一降一升的波浪式爬坡路,最后实在没有力气,终于醒悟过来可能走错了路,于是又骑了很久去找人问路。后来发现原来我们已经骑车进入另一个县了。得到路人指点,又骑了一个多小时抄小路才回到了我们县。原计划是去县城里对三所高中学校进行考察,这样一折腾我俩直接进了城又出来踏上回家的路。去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聊天聊的很high,回来的时候因为过度劳累,一整天没有吃饭,一路无话,只有脚下快速旋转的车轱辘,以及耳边嗖嗖闪过去的风,回程格外顺利,大巴半个小时的路我们骑车也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现在想想,路边的大树投下的绿荫,耳边被风吹起的碎发都成了闪着光的记忆,这段当时很狼狈的经历也成了非常温暖珍贵的往事。这个故事仅说明我的生活是有多白纸,17岁第一次进城还走错了路,所以上高中是我第一次了解县城,第一次坐公交吓得不行,好怕坐过站……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高考完才买的,因为联系同学,填报志愿需要。我没有使用按键手机的历史,高中大部分都同学都是有手机的,而我却一点都不羡慕,一个是学校不允许,一个是买手机花钱,每个月的话费还花钱,所以干脆不要。大概在七月份左右,爸爸妈妈特地打听了一个我们村在县城卖手机的人,那天下着雨,我和妈妈骑着电动车,我穿着很古董的会掉渣的单人雨衣,妈妈直接找了块化肥袋子的内薄膜披在了身上,一路上我一边擦脸上落下的雨水,一边躲路过的会迸人一身泥水的小轿车,就这样晃晃悠悠走了25里路进了城。现在看来完全就是被熟人骗了,我们最后来到了一个寒酸的小店面里,那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类似于现在修手机,卖诺基亚的小店,里面只有很少的三四部智能手机,我拿了一部vivo,1200,妈妈拿了一部150块钱的三星按键手机,结果我的手机没用一年主板就坏掉了。想想当初花的钱很心疼,对我家来说1200不是小数,因为考上了大学,爸妈觉得上学是比其他事都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得花钱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根本不心疼,因为是花在了考上了大学的女儿身上,往日的勤俭在这个原因面前都被暂时忘记了。
我有一件大花袄,纯棉花的,妈妈在集市上买的布,是黑底的黄色的铜钱图样还缀着大红色的底,纯手工制作,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这件衣服我穿了三年,高中每个冬天就这一件衣服,全校仅一件。我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有勇气穿着这件又笨又丑的衣服好像很自然的走来走去的,这件花棉袄除了暖和一点,真的一点优势都没有,现在想想真的好心疼自己。我打小记忆里就有我家很穷的意识,所以看着妈妈省吃俭用的生活状态,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个家剩下该省的钱。我是特别怕冷的体质,高中班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坐着不动一会就浑身冰凉,穿普通的棉服我会被冻得瑟瑟发抖,羽绒服好,但是太贵了,三四百块钱我舍不得花,虽然妈妈有提起给我买件羽绒服都被我拒绝了。我穿起了那件大花袄,里面套着一件秋衣,一件保暖,一件毛衣,外面套着大棉袄,棉袄一冬都得穿,所以还得带套袖,一天下来,12个小时弯着胳膊学习的状态使我的胳膊肘特别酸,每晚睡觉动一动就会疼。我穿着它在课间去大操场出操,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在一起我穿着大棉袄成了最有辨识度的一个;我穿着大棉袄去人山人海的餐厅吃饭;我穿着大棉袄去逛超市被当成售货大妈。这件棉袄斩断了我的爱美之心,慢慢长大,我才知道这件衣服给我带来的伤害远高于我省下的几百块钱。我因为一件棉衣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卑微,变得看人脸色,变得想要逃离众人的视线,我被这件棉袄施了咒,不断把自己缩小再缩小。尽管当时的我,一心想要给妈妈省钱,一心觉得吃穿不重要,学习好才重要,尽管我佯装不在乎行走众人之间,尽管我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学更孝顺,可是我也曾记得因为那身穿上就像大妈的衣服,不愿意跟全班同学合影的事情,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那时的我才只有十七八岁呀!那是一个怎样的年龄!
高一,我第一次知道洗脸还要用洗面奶,我第一次被60块的洗面奶吓的张大了嘴巴。住校一周回家探亲,我拉着妈妈去买洗面奶,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洗护用品,这套美肤宝的洗面奶和水乳我用了高中三年。高一,我知道了有潘婷,沙宣,力士的洗发水,因为我们家都是花香的,十块钱一桶,一桶用半年的那种。高一一整年,我只花了四十块钱买了一条牛仔裤,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两件胸衣,因为初中的裤子连夏天的都被我穿烂了,因为初中穿的那种只有一层布的幼稚胸衣实在起不了什么遮挡的作用了。我把所有能省的钱都省下来了,我还拿补助金,拿了以后全部交给家里。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没想着给自己多买件衣服,觉得花一点钱就有很深的罪恶感。现在想想,我对那些拿着家里的钱不干正事的行为根本无法理解,我从来都是懂事的乖乖女,我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不管我到底在这样的定位里丢掉了多少东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得高中过得很快乐,虽然节衣缩食到了这种地步,但还是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一直陪着我,直到现在,我们是一辈子的闺蜜。高中的同学们也都没有因为我的种种对我进行攻击,他们照样和我相处的很好,现在的我很感激。
进了大学,我一直都在为自己的出身,短浅的目光,贫乏的经历而自卑着,默默无闻着。高中时期那种在众人面前讲话镇定自若的状态早就随着踏进更高一级的圈子消失殆尽,我敏感,不知所措了两年。
乌云总会走开,人也总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本事。我开始用奖学金学着买几件好看不贵的衣服打扮自己,不让自己在外貌上对自己失望;我用家教的钱买了尤克里里,开始学着培养一个除了学习以外的兴趣;我依旧舍不得办健身卡,但开始每周在操场上跑三四次步,每次五公里,并借这个我一直很喜欢的活动有意培养自己坚持的品质;我开始主动在众人面前发言,展示自己,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
我写这些东西不是在哭自己多可怜,多穷,多值得同情,相反,我一直都很明白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尽管我失去了很多,但我收获的也足以抵得起那些遗憾。我是在回顾,在想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了更了解自己,为了搞清现在自己很多行为的历史根源。对我来说,我知道这件事与我以前的故事有怎样的关联,这会让我觉得自己是饱满的,是生动的活在声色犬马的世界里的。我爱这种了解自己的感觉。
我一直都很抵触很矫情的话,但发现大道至简,还是免不了俗套,事实是,我在变好,谁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