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今晚有关“习惯”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家庭教育。我们总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守时习惯,而自己拖拖拉拉,什么东西乱丢;让子女完成作业,自己的工作确实一团糟。这是为什么?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人都是一个个体,你为什么强行要求他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而你自己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呢?
勤于反思。抽身而出,转换角度,放下情感,指导实践。每天班级工作繁忙,肯定存在成功与工作的失误,只有心的思考,才能有新的理念,新的行动,新的教育教学过程。走在工作前面,才能让工作游刃有余。郑老师也用了二舅流行话语: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总遗憾着过去的遗憾。不能面对现实,在过去中懊悔,湮灭着自己。我们应该幸福着今天的幸福,抽身而出,不纠缠。有时候,转换角度,转换场景与人物,才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点类似于换位思考。第二就是敢于放权。立足培养学生,尽量抓大放下,注重先带后放,强化评价引导。第三:精于规划;第四:乐于研究;第五:善于施爱;第六:勇于协商;第七:敏于借鉴;第八:醉于读书。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梁实秋。所以,多读书,收益深,更有意思的是,读书可以延长寿命,以及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为了张哥群体教师的寿命,读书吧。第九;敏于行动;第十:甘于坚守。
今晚的盛宴就是郑老师带给我们有关班主任的论文写作。第一种形式是教育日志。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真情实感,属于一种自由写作。郑老师讲了一种“倚老卖老”博得他人同情的现象,只有真爱,爱自己,爱学生,才是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包括心智成熟程度,对世界、学习、自我的认知;学习类型;内在驱动型还是外在诱惑性等等。说来惭愧,每年接手新班,忙于教学,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研究,尤其是特殊孩子。匆匆接班,匆匆毕业,所以今年无论接什么班级,都要尝试写教育日志,学习日志,反思自己,反观教学。学习建立班主任工作日志。基本信息(人物、地点等)加脉络型资料(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反思)。常见日志分为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这三种。我想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还是使用解释性记录,记录日志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
第二种形式就是教育叙事。对富有教育价值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教育叙事具有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可读性、感悟性五大特点。再者就是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教育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促使教师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接下来,郑老师就怎样写教育案例,怎样写教育反思,教育教学或者管理工具。最后一种形式就是教育论文。
今晚,听了郑老师的点播,从今后做一个勤于反思,敏于行动,醉于读书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