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训练营的题目是——领导在休息日发布工作通知,我们会怎么做?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一个积极向上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的人,自然会选择积极应对,选择加班加点儿,配合领导的指示。一个即将面临退休的人,一个不想有任何进步的人,一个放倒躺平的人,一个对领导不满意的人,当然会选择消极面对,对领导的微信置若罔闻。
如果是现在我遇到这种问题,我会根据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根据我的现实需要,做出一个我认为正确的选择。那就是马上回复,并且放下手头的其他事情开始工作,理由儿几点以下三点。
第一,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目的。 受制于年龄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对职务的晋升已经没有渴望和追求。但我会问我自己,在现在的单位,在现阶段,在现有环境下,我的目的是什么?那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单在单位有立足之地,有一定的发言权,话语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 这些都离不开领导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放下所有的私活,放弃休闲的私人时光,在领导需要的时候,立刻开展工作,替领导分忧解难。这是取得领导信任和支持的绝好机会。我没有理由瞻前顾后,也没有理由不做出一些暂时的牺牲和让步。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为目的服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人他们的行为完全受制于不理智的情绪,结果就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行动越努力越激烈,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远。我就看见过单位的一个部门领导。劈头盖脸的训斥下属,责备埋怨下属没有按时按规定完成工作。下属被骂的全无士气,也真就没心思开展工作了。我试着跟这个部门领导进行了沟通。我问他,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调动起下属的积极性实现工作的目标。 一种选择是和颜悦色的沟通,让下属心悦诚服,主动开展工作实现工作目标;而另外一种是呵斥下属,发泄出心中的不满情绪,打击下属的信心和斗志。下属在被动的条件下,更难实现工作目的。所有的行为都应该为目的服务,这是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顺序,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但是有很多人、甚至一些比较高级的领导,也是拎不清。
第二,现在的领导是一个可以托付的领导。 我现在单位的一把手是一个不错的人。至少在人品上对我也非常信任,至少能够看到我身上的优点,也欣赏我的工作能力。古人说是为知己者死。为一个懂你的人,欣赏你的人,去做出一些牺牲,这至少是应该是一种道德。如果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话,他也不可能在休息日在群儿里发信息。如果不马上着手开展工作,等到上班之后再开始,可能什么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理解领导的这种迫切心情,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放下其他事情,马上在休息日就开始工作。很多工作早晚是自己的,晚做不如早完成。
第三,当好一枚棋子才有机会下棋。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人讨厌的领导,比较自私的领导。他们的策略对下属是鞭打快牛。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获取更多的晋升资本,为了讨好他的领导,他们会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十分变态,比如在休息日也会加班加点儿,用下属的血汗为他们的政治前途铺路。但我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自己真有晋升的需要,想迫切的出人头地脱颖而出需要,牺牲一下自己的个人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冯唐说过,一个想成事的人肯定有一段时间是不把自己当人的。这个阶段来的越早越好。你可能会抱怨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只是领导手中的一颗棋子。但是你要明白,只有把这一颗棋子当好了当明白了,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你才有机会成为那个下棋的人。通过领导的赏识,获得了更高的平台,获得更多的机会,你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你的忍耐就是值得的。想要取之,必先与之。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要放弃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