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要离职了。因为是同年毕业入职,所以关系自然更亲近些。聊了聊未来的打算,不知不觉开始追忆青春,我们居然还能回想起6年前的入职面试、入职培训时的彼此,不觉感叹。
入职6年,人生所有的大事几乎都发生在这段时间,结婚、生子,各自在岗位上变成骨干、晋升,然后可能要各奔东西。时间就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过去,如果没有离职这件事情,我们大概都不会察觉到一切都那么遥远了。
算算自己来到帝都,已经9年了。我常常和Mr. Wang聊起,有时候的天气、温度、甚至一个场景,就会把人的思绪不自主地带回到过去的某一天,陌生又熟悉,好像在梦里。
初来乍到
9年前的9月,和此时此刻一样的天气,我从干燥的内蒙古来到帝都求学。求学是为了圆梦,说不清是圆自己的、还是父母的。帝都有家人,有朋友,因而从小的志愿就是“好好学习,考到北京去”。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考出来。本科没考出来,那就读研,反正不管怎么样,都一定不要留在家乡。可能潜意识里就认定,首都、大城市,就是更好,就是自由。这里能给努力的人想要的一切,是一座实实在在无边无际的造梦工厂。
时至今日,我仍要感谢几件事情,一个是父母始终支持我的选择,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我读书,一个是Mr. Wang坚定地和我一起创北京,始终守护我不被这个世界伤害,还有一个,就是感谢学校的生活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过渡,让我可以慢慢适应,也让城市慢慢接纳我。
在学校的几年,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尽管到了现在,我并不觉得人和人之间有薄厚之分,只是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式在这世界生活罢了。就像前阵子看了一篇文章,说北京的孩子上清华北大的特别多,不仅是因为名额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视野开阔,而其他地区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大多数更像是一部考试机器,高分只是用避免错误率得来的。这让我想到了以前宿舍老大说过的一句话,她如今人在上海,她说我们与大城市同龄人的差距,是奋斗10年也追不上的。
没错,从出生开始,这种差距就存在着。就像《北京折叠》里面的不同阶层。但不能说我们投错了胎,毕竟,这种差距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缩小——如果你愿意的话。
实习&学习
我的研究生阶段过的十分苟且,而且自卑。一个是因为眼界不开阔,另一个当然是学习本身造成的。同班的同学很多都是名校本科毕业,功底比较深厚。学术不精,不仅让我在当时每一天都提心吊胆,也在现在的工作中把自己弄得很狼狈。
所以,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确实很重要。给了你专门学习的时间,就要把学习搞好——这也是我现在对部门小伙伴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趁没家没孩子,赶快去学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那时就是不懂,尽管已经一把年纪了,但不出校门,内心就永远稚嫩的像个孩子。我想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弊端,它教会了你怎么学习、怎么分析问题,却没有教会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尽早看清楚这个社会。
当然,当时为了看清楚社会,我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同门推荐到一家500强企业实习,做市场部门,外企很高大上,学到了不少,也因此荒废了不少学业。
所以实习这东西,也应该分两面来看,现在回头看的话,最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实习,而是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实习生——要当做一个正式的员工,实实在在地参与,才能有收获。如果仅仅以实习生的身份定义自己,那从一开始就和打杂的没什么区别。除了领一些实习工资,基本没什么收获。
职场&成人
真正的成人,不是工作以后,而是生孩子之后。
拿到第一笔工资,给爸爸妈妈买个礼物,宣布成人,是一个仪式。但是只有自己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才是人生真正挑战的阶段。
曾经也以为自己特别能吃苦。结婚后到搬入新家之前,我们租住在一个城中村,生活不便利就不说了,最主要的问题是有些偏僻。坐公交车到某一站,下了车打一个3块钱的“蹦蹦车”。穿过一条黑乎乎的林荫道,才算到了家门口。但那时候并不觉得苦,双鱼座的浪漫本性尝尝让我把它想象成一座世外桃源,也算是远离城市喧嚣。
那时候,下一顿饭馆、买一件新衣服,都特别满足。那时候还在网上蹲着抢免费公园门票,公交倒地铁远山远水地到达景点,就为了省门票的几十块钱。
后来搬了新家,有了车,再到有了孩子,这种满足感反倒越来越弱化了。这是穷的时候没有想到的结局。可能人都是不容易满足的,能撩到的high点不断升高,幸福感越来越少。我常常提倡生活美学,提倡感受幸福,但你一定要相信,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调整内心,也调整环境。
冰冷&热情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座城市里筑梦。也许最后会赚的满盆满钵,也许终究是空中城堡一座。
它很宽容。从来的那一天,我就发现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没有贵贱,那是我感受到自由的第一站。再不用为了一件品牌的衣服就激发了小女人的小小嫉妒和较劲。这里只比努力和成就,比较的指标不仅用物质衡量,也用态度衡量。
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很大。因为你可以掌控自己的一切,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样的工作。这里承认你的每一分努力,虽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那么公平,那至少,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只要你有能力一样可以过得不错。
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读研时候有一天放学,买了满满两大兜东西送给已经工作的Mr. Wang。约好了在一个肯德基见面,当我左右手都提满东西站在肯德基门口时,还没来得及犹豫怎么进门,里面一个孕妇就过来帮忙开门。很暖,也对我今后的生活影响很大。开始学会遵守一切公共秩序,别人帮忙、服务员上菜、快递师傅送货,都会说一句“谢谢”,也尽可能去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帮助别人。
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很小。因为城市太大,你穿什么说什么,走在街头没人在意。这感觉,自在却又缺少存在感。但或许,对于本就不需要什么关注的我来说,刚刚好。
只是偶尔发觉已经在这里9年了,又是9月,总觉得9是个好数字,所以突发感慨,也算是个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