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知识
WHAT:
片段中讲解了什么是僵固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以及成长型思维的好处。僵固型思维找借口,成长型思维找方法。
当遇到挫折时,持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可能会归因自己不够聪明,不过努力。
而成长型思维则认为失败和成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愿意接受挑战,能在批评和失败中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目标。
WHY:
如果不能将“僵固型思维”转变成“成长型思维”,那么不利于个人成长,面对一些微小的失败、挫折时,产生夸张的“自我否定式”的负面自我评价,久而久之造成真实的失败。
HOW:
如何通过改变提问方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呢?可以梳理成“启发式提问法”四步法:
第一步:觉察,然后将觉察到的结论写下来:
察觉自己的“僵固型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会有这种对自己的封闭,绝对化的自我评价。一般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比如“我不擅长做这件事”“我不够聪明”“我能力不行”等等。
第二步:去掉否定词,加上开放式词汇:
去掉否定词;加上“如何、还有、怎么样”等等,这一类更多是用来表达开放式的词汇,刚才的句子,我们可以这样转化,得到开放式的问题:“我如何才能擅长做这件事?”
第三步:给这个开放性问题加上限制词:
给这个开放型的提问加上限制词,在提问中加入询问数量,比如有哪些方法,哪些措施,哪些渠道等等。改成“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干好这件事?”
#####
A1
映象最深刻的一次工作经历,当时在带一个项目,由于是新的案子,每天早晨都有例行晨会,汇报昨日工作进展。其中有一天因为一个环节卡住,期间也想过很多办法,均没有解决,然后就暂时搁浅,在第二天晨会上例行报告。当时boss直接问了一句话,你们说解决不了,你们觉得自己尽全力了没?我们想想说,我们想到了很多办法,也尝试了,都不行!boss只说了一句,你们想没想过还可以向我求助?这一句话对我冲击甚大,自己以前理解的尽全力都是自己能力范围来划分,人无完人,你不可能擅长所有类型,求助也属于你的能力,借用身边的资源。
反思:其实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很多人只是稍微的去尝试解决问题,在碰壁后选择放弃。我们其实可以追问问题的根本原因。打个比方,我这个项目三天完成不了。你可以继续追问,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三天完成不了?因为采购部的物料还没到货。是什么原因没有到货?自己有没有留足够的采购周期给采购部还是因为其它原因?比如因为海关原因。貌似到这里我是没能力解决,但还可以跟领导反应,让公司有能力解决的人去协调,而不是一味的等物料到货。其实我们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找到问题根源,然后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根源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我们还可以求助,让有能力解决的人来完成。
A2:
近期内最大的挑战还是健身计划
首先分析难在哪里?
在第一次作业里给出了明确的健身计划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计划的执行,毕竟这个计划已经执行了三个月,而最大的挑战是来至于计划的效果。也就是如何优化之前的计划,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现象为最近一周左右的减脂效果不明显。
一问,为什么不明显?因为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减脂,已经从少运动到持续运动的状态,身体逐渐适应现在的锻炼强度,出现了一个瓶颈。
二问,如何突破瓶颈,减脂主要靠的是有氧运动,现阶段30分钟慢跑或者45分钟游泳已经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强度能起到效果。可增强为40分钟慢跑和1小时游泳。
三问,40分钟慢跑和1小时游泳的增强,能不能完成,身体是否吃得消?相对两个项目,慢跑比游泳更难达到。身体可能吃不消。强度和时间长短成为矛盾。
四问,如何解决强度和时间的矛盾。我们了解慢跑有氧减脂,对速度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达到一定的心率标准,减脂的效果跟速度没太大的关联,到速度却很大程度影响你身体的舒适度,那么我们在过渡期可以适当减缓慢跑速度,逐渐延长跑步时间,可以每次比上一次多跑两分钟。
期望:有这样的规划,在通过每次锻炼后的身体反馈做进一步细化,相信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第四步:加上动态,使用动词:
在静态问题,加上动态,使用动词。如“开始行动、持续改进、持续开展、不断创造”等,目的就是和行动结合起来。改成:“我可以用哪些方法持续改进,能让我精通于干这件事。”
WHEN:
“启发式提问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正面的心理暗示。因此当超过个人能力范围时,不宜使用此方法。
A1:联系过往经验:
最近你有什么样的消极的自我评价出现,比如:工作中遇到了一件倍感失败的事情,这时你不自觉的认为“我不够聪明”“我不擅长做这见事情”之类的负面自我评价。请回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场景,让你产生了负面评价?
A2:规划未来应用:
思考一下未来一个月或者一周时间里,你可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