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家庭聚会,饭后是一下午的悠闲时光。
大舅提出去书店读书,并带着一家人进了书店,可小舅没呆一会就觉得不耐烦,执意要回家。
因为这事儿,小舅妈觉得小舅不在理,理由是小舅这样做表现出对所谓终身学习的轻视和知识的不屑。然而小舅不以为然,他的理由是,书中的知识是为人所掌控,所运用的,漫无目的的读书实质上是在浪费时间,是人生目标不清晰的表现。
他们的对话和想法我都认真的思考过,在我看来,我们家人对于为什么读书这一命题的认知,显然分为两派。
大舅一家人一直是比较崇尚学习的,尤其是在大舅妈的带领下,他们对读书这件事看的很高尚很有用,因此有空闲时间,他们自然而然愿意选择多在书店呆一会儿。而读了这些书究竟能记住多少内容,对自己知识和思想的提升有多大帮助,他们好像并不太在意,总而言之,他们脑中一定有一个不可撼动的观念:读书好处很多,所以我得多读书。
而小舅对读书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显然是偏向和主张实用与功利:之所以我要读书,是因为我要用这里边的知识来提升能力,做更大的事业。我需要什么知识来了解决问题,就去读相关的书,而闲读书是对目标和方向的迷失所致。
这两种对于读书的看法,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他们都选择了读书这件无论在任何情景下都不算错误的事情。但我认为,他们都过于极端。
读书应该是有目的的,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有用”,或者说,它的用处并不仅仅是供人谋取功利的。读书是一个可以从所有方面提升一个人境界的事,只不过,倘若你想提升的方向足够明晰,进步的速度就会比较容易提现;倘若你漫无目的,他们对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微乎其微,但终会厚积薄发,并且给你带来难以置信的惊喜。
我们应该把眼光尽可能放大放远,带着广泛的目的性去读书,可以是学习新知,也可以是消遣时光,排遣寂寞,陶冶情操。一开始可以是漫无目的的,但随着心境的提升,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追求和方向是什么。当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解决各种问题的习惯时,我们的人生境界,就会领先整个时代的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