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也习惯了八点钟起床。今天早晨,六点半的闹钟把我弄醒的时候,我真的是想赖床不起来。但向来以自律标榜的我,如何能做这样的事?必须起来。
迷迷糊糊走到了客厅,哟,小伙儿已经坐在沙发上享受了,抱着个平板在看。
这可有点出乎意料。本来约好是七点起床的,因为要七点半前到校。一问,原来是自己订的闹钟六点半起来。出处是大前天去新学校体验时,老师交代的学生守则关于起床的建议。
好事儿。至少态度上是积极的,没有表现出不乐意早起去学校的迹象。
匆匆忙忙给小伙儿做好了早餐,他却胃口不佳。难怪,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早吃早饭了。那就慢慢调整吧。
看来,我起床的时间要往前再推一推了,免得尴尬。
本来约好,今天父子一起骑车去学校,带他熟悉一下路线,但由于我要去马路边借车,时间上,似乎有些不宽裕。入校集训第一天,迟到了就不太好吧?临时改变主意,车送,放学自己乘公交车回来。
小伙儿背着个电脑包(由于拖延着不整理书包,导致涮洗过的书包还没有干透),轻松地进了校门。
下午临近放学时间,我突然决定要去接他。小伙儿妈妈提醒了我,今天会发许多新书,据说别的学校已经发了,有人称得重量是20余斤。我想,他那个电脑包很明显是装不下多少书本的,得捧一大摞书在手上,乘公交车似乎有些不方便,得去帮他拿一拿。
骑着公共自行车到了校门口。人山人海,车子停满在马路两旁,乃至中间。这个时间段,交通法规自动失效。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是英明的,不开车过来。
在校门口附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想通过校门看到孩子,那是不可能的。家长们永远都是这么个状态:一批人紧靠出口,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一批人在附近围站着,一批人守规矩地按照学校通知的地段等候,还有一批人,远远地看着。除了没有人硬闯校门,家长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在接娃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卡在一个绿化带旁,这里能看到走出校门后进入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孩子们。也是小伙儿去公交站台的必经之路。中途,被迫让开了几次,停在非机路边的车接到孩子后要走,窄窄的路面决定了我站在绿化带处也影响到了它们的通行。
总算看到小伙儿出来了。看到我,他很惊讶。我也很惊讶。
他惊讶于我怎么说好了不来接,却又来了;我惊讶的是,别人大包小包携带的那一堆书,在他这里,成了一个空空的包~
好吧,我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之前,我设想过,也和夫人讨论过,孩子如果拿不下那些书,会怎么操作?假设场景有二:1、包里装一部分,其它的书捧在手上,虽然要走几百米的路,有点难受,但应该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2、他把书弄到校门口,找门卫打我电话要求来接。
但我没想到的是,小伙儿的行动结果是3。我没有想到过的方法:一本都不带。
好吧,这也算是一种应变吧。其实初中生的书不再需要包书皮了,今天非要装回家,意义也不大,除非是实在好学的孩子,要连夜苦读。而明天,主课书本还要带去学校(回家后收到老师的通知)。所以,小伙儿的选择,客观上形成了最佳方案。
只是这种方案,给人的感觉似乎他不在乎书本,对书不重视似的。确实,他的母亲便是如此担忧,建议我让小伙儿返回学校去拿书。我没有那样做。
我也没有对他的做法提出质疑,只是问了问他的打算,原来是接下来的两天集训中,他要分批带回。
好吧。有自己的主意是好事。无论爱不爱学习,喜欢书本与否,拥有自己的想法,永远比任人摆布强。
路上,我们商定了明天的上学放学方法:他自己骑自行车。
总归要这样做的。即使我有再多不放心、不忍心,话到嘴边,只成了一句:要注意交通灯,特别留意电瓶车喔。
小顽童,长大了。今天在学校里进了班级,有了座位,打扫了教室,吃了午餐,还学了学校特有的早操。这应该算是他初中生活的第一天吧。
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