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学院组织女同事做手工花束,花束名字很好听:扭扭棒。每人一个塑料袋,袋中简单的几样原料:橘红色扭扭棒若干,褐色的扭扭棒若干,几杆绿色铁丝,胶布一卷。难以想象如此简单粗陋的材料竟然最终能做出千娇百媚的花朵!半信半疑的按照视频,将扭扭棒,用手左一扭,右一扭。扭好花朵,扭叶片,一会儿功夫,扭好的“柿柿如意”花束赫然出现在手中,姿态逼真,傲然绽放!
简单的左扭右扭之中,内心的宁静慢慢荡漾,花束成形的那一刻,心中升腾起幸福的滋味!脑中快速闪过一个念头:在物欲横流,鸡零狗碎,压力渐增的当下,瞧,幸福来得竟如此简单!
有人说,当今社会,幸福其实是一种稀缺资源。小的时候,吃“学习”的苦,每天写枯燥单调的作业,还要应付无休无止的各科考试,升学压力巨大;长大了,吃“工作”的苦,按时打卡,人情来往,绩效考核,步步为营;有了家庭,吃“婚姻”的苦,柴米油盐,家务琐事,照料孩子,身心俱疲……这样说来,人的一生似乎总在被动的忙个不停,渐渐的,已经遗忘了幸福的滋味。
但是,在生活驱使我们忙碌的同时,总有那么一刻,仔细回想起来,心里暖暖的:年轻时与恋人约会,手挽着手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听到孩子第一次奶声奶气的叫着“妈妈”,抱着宝贝亲个不停;节假日与家人旅游,一起欣赏洒满金色余辉的海边落日;大雨滂沱中终于回到家中,倍感舒适温馨的一刻;闺蜜小聚,嬉笑着诉说旧日的趣事……
明明生活有如此之多心动的美好,为何很多成年人每天感觉麻木,似乎幸福已经离自己远去了呢?法国著名的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前几日看到一则消息:知名社会学家徐晓宏教授年仅45岁患病离世,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追忆他们曾经的生活点滴。不可否认徐教授才华横溢,学术造诣卓绝,但作为女人却很心疼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同样颇具才华但为了支持他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投入到家务琐碎。徐教授对学术事业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执着向前,牺牲了自己的业余休息、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想必也遗憾的损伤了身体的健康,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散文中写道:对事务的过度迷恋和痴迷,会毒化我们的感官,会损伤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细体察。
生活忙碌向前,如果我们愿意暂时停下匆匆的脚步,学会欣赏周边的生活和世界,那么幸福时刻都在,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体察幸福的心!
其实只要你认真寻找,细心品味,幸福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