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螃蟹在餐桌上难得一见,后来才慢慢地多了起来。第一次吃到螃蟹时觉得惊喜又有趣,之后就将螃蟹作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过去大闸蟹很少,市面上卖的大多是普通个头的青蟹,后来出现了更大的青蟹,被称为“膏蟹”,之后又有了大闸蟹、梭子蟹、面包蟹等种类,能供人们吃的螃蟹可是越来越多了。
青蟹一年四季都有,以秋季的为最好,家里的烹饪方式是切块后用青红椒爆炒,炒好后家中尽是鲜香的味道。青蟹的膏和黄均不多,主要还是以吃肉为主,蟹肉白嫩,味道鲜嫩可口,配上炒辣椒的香味更适合。更大的膏蟹可以用于炒,也可用于蒸,肉质更加厚实些,蟹壳也更加坚硬,难以敲开。用作炒蟹的青蟹需要先清洗、切块,洗蟹时需要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它们夹了手。蟹虽不大,钳子却毫不留情,一双利钳正好自保。还有一种更小的蟹,藏在河滩的岩石缝里,是否也是一种河蟹。若是摸出来一筐,可以做油炒蟹,整个连着壳咬下去,一口一个嘎嘣脆。
大闸蟹在我年纪大些才出现,以一个比较高端的形象登场,很快就占据了中秋节的礼品市场。当时大闸蟹比起青蟹更精贵,我们吃的也不多,高端的阳澄湖大闸蟹更是没见过,现在在各大超市中差不多都可以买到了。吃大闸蟹是最考验耐心的,遇到好的螃蟹,蒸熟后打开蟹盖,满满的蟹黄或蟹膏就快要溢出来了。将不能吃的地方去掉,再细细地剔出蟹肉,就着辣椒和蒜泥沾水不慌不忙地把一只大闸蟹吃得只剩下一堆空壳,是最为享受的时刻。大闸蟹味道偏甜,肉却没有青蟹的那么多。记得一篇文章《各种食物最好吃的时刻》中说春游和秋游时应该吃螃蟹,能一整只吃的螃蟹或许就是大闸蟹了吧。在阳光草地上慢慢地吃掉一只大闸蟹,想想都觉得幸福。
梭子蟹是海蟹,也是时间晚一些才出现在市场上。这种蟹我们买得不多,买回来后也和青蟹一样是用于炒。它的身上有一些花纹,蟹膏很少,肉不算厚,味道也中规中矩。记得一次去吃蒸汽海鲜,上来两只梭子蟹,蒸熟后就由青转红,味道略带一点海鲜特有的咸味。一些餐馆和火锅店常常用它凑数,大多都用的是个头不大、质量一般的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面包蟹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敲碎了外壳就可以露出面包般的蟹黄。这种蟹个头大、肉多且肉质较嫩,用性价比来看也不算贵,买来一只够全家吃两顿,很适合做逢年过节的“大菜”。同面包蟹同时出现的还有帝王蟹,这种蟹只能偶尔买一只冻的,想吃活就看看吃播解个馋。冻的蟹腿和鸡柳味道差不多,鲜活的味道不清楚,可能要更加柔软一些。同样冷冻的还有一种雪蟹,没有帝王蟹大,价格也不太贵,但蟹腿肉质实在,味道也不差,个人认为整体性价比较帝王蟹要好。
马上快到中秋,又到了吃螃蟹的时节。螃蟹奇怪的外形下是丝丝缕缕的鲜美肉质和滋味浓厚的蟹膏与蟹黄,要吃好一只螃蟹却也得下不少功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怀着冒险的心态,却有幸发现了螃蟹的美味。人生也如同吃螃蟹,表面上看起来不好的事物,其实未必是不好的,本质上的东西需要靠自己耐心地剥开螃蟹的硬壳,慢慢地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