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前2节课里学生在使用磁铁时都默认使用磁铁的磁铁来靠近物体。并且也知道标有“S”和“N”的两处是有特殊含义的。所以在预测条形磁铁的磁力时,基本上是可以说出两头大,中间小的预测。
教材中安排了磁力大小测试的3个实验。最开始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这3个实验之间的深度联系。直到我上完1个班后,在班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答案:“条形磁铁的磁力两头最大,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对于磁力最大的部分学生通过实验不难理解,但是在“磁力弱”的理解上,许多学生将磁力弱等同于了“磁力消失”。他们的理由是“中间位置吸不起来回形针”所以没有磁力。
所以我重新考虑了3个实验各自的侧重点。
1.用手感受磁力大小。(磁力大小分布的初步感受)
2.用磁力卡测试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但只有磁铁的一侧被测试到。)
3.条形磁铁吸磁粉(用更细小的磁粉代替回形针,观察磁力大小的分布,实验精度再次提高)。
所以在学生分别做三个实验时,关于磁极的位置和磁力的分布会更观察地清楚一些。在记录磁极的位置会更容易联系到区域位置。
至于解决学生以为的中间部分没有磁力,是借鉴了张硕老师提到的用从中间断掉的磁铁碎块仍然能吸引铁(铁粉)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