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钟,他都会对着镜子鞠躬。
如果有一秒钟,他能从镜子中看出里面有什么,那他将会爆炸。
他的想象,他的所有知识,乃至他自己,都将消失。
他将会新生。
鲁米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切都是互为镜子,互为镜像,所以都是幻觉,如果能真正觉知这一点,你就会自由。
这个道理太深奥,以至于绝大多数人不懂或未必真懂,但武老师希望传递的意思是:你的性格,是在关系中形成,你所认为的自我、人格或性格,其实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别人如何看待你。也就是说,别人是你的镜子,这个镜子如何看待你,你就真以为自己是怎样的了。
万物皆虚,当你意识到,你所认为的自己,其实是别人眼中的你,这是不是太虚幻了;
万物皆实,一个人的内在心灵必须借助于外在关系,也就是别人的看见,才能发展,所以自我与关系,又是那么真实。
1.关系,即命运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6岁前家庭关系模式的内化,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当下的关系中,就构成了命运的轮回。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在当下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内在的关系模式,而这是他童年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人想疗愈和改变自己,也需要借助关系。
这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呈现;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有了这个意识,就相当于有了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可以看破关系的迷雾。
所以,任何一个用来描绘性格的词汇,都可以放到关系的框架内去理解。
事实和情绪
人和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我们要去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什么,传递的主观情绪信息又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如何构建平等的关系
在关系中,人和人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但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形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种关系,也是最舒服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应该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在关系中,当与对方的互动太有问题时,可以从观点之争跳出来,点出互动中的心理逻辑,点破他试图构建的关系模式,这是“破”。
尊重事实,化解情绪,转而去构建平等的关系模式,这是“立”。
2.关系,就是一切
每个人都是孤独而自恋的,必须和别人建立链接,才能走出孤独,找寻到意义感、存在感、幸福感等。特别是当和另一个人有超越了时空的心灵感应时,你会真切体验到,有一些东西是超越你孤独而自恋的自我的。深度的心灵感应,意味着绝对的同频,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很多。虽然心灵感应理论上的方法很简单,全神贯注投入即可,但它段位实在太高,想要做到非常不容易。不过我们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概念: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人都是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需求。人们渴望感受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
电影电视或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情节:
蒙面杀手在将一个人彻底杀死前,会把面具拨开,让对方看见,是我这个仇人杀死了你。当然,也有不少蒙面杀手不会这么干,他们杀了人便会逃走。
这两种蒙面杀手,是有关键区别的:后一种蒙面杀手是替别人杀人,前一种蒙面杀手是在复仇。替别人杀人,要么听命于某人,要么是为了挣钱,那么这个蒙面杀手有一个必然的交代对象,他的行为自然会有人知道,所以就不必把面具拨开给遇害者看;但复仇不同,复仇行为既是做给自己人看的,也是做给对手看的,如果对手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就死掉了,复仇行为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所以,复仇的蒙面杀手一定会有极强烈的冲动,要把面纱掀开给对手看。
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是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这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回应以感受,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而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觉到了爱;在这种时刻,自我的壳好像被打破了,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链接,而“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样。有了这种感觉发生,也才叫爱吧。当爱发生时,自我就可以被放下了,所以说,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3.我与你,我与它
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关系理论说,相比起“自失论”和“自圣论”,他认为关系才是存在的本体。
“自失论”,就是自我不重要,而世界本身就是本体;
“自圣论”,就是自我是存在的本体。
马丁·布伯将关系分成了“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类。一旦你将其他存在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工具和对象,这就是“我与它”的关系,而你放下了所有期待,带着全部本真和其他存在相遇,这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们必然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马丁·布伯说,不管你是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无论是看起来恶劣的目标还是崇高的目标,甚至是“我爱你”,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们的关系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和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两个领域都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珍惜你的本真存在”。当构建“我与它”的关系时,会使用权力规则,也就是“我说了算”;当构建“我与你”的关系时,会使用珍惜规则。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认识清楚权利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在关系中有被滋养的感觉,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不能离开关系而独活。但是,我们的确需要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当对这些越来越明白后,我们可以远离损耗性的关系,而亲近滋养性的关系,还可以去创造滋养性的关系,减少关系中损耗的部分。
关系的品质,也就是“我与你”的部分,决定了幸福感的高低。所以,最好是同时在关系中既能做自己,又能爱别人,这两者同时做到很不容易。
4.拥抱你人格的对立面
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
个人意识的A和集体文化意识中的A,也就是所谓的正确的、正能量的,这些东西一旦被视为正确,那么相反的-A,就会被视为错误,但A和-A,是一样重要的,被我们排挤为-A的,恰恰是自恋、性和攻击性等这些生命动力。
所谓的“好人”,在善良忍让的同时,是被动、消极和封闭的。这样的“好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反面的自己,从理论上讲,这是没有没看见的本我。A与-A,在一个人身上并存,这是一个真理。只是-A总是藏于潜意识深处,而难以被看到。如果一个人完全看不到自己的-A,那么他会找明显呈现了-A特质的人,通过和这个人在一起,与-A的品质建立联系。恋爱乃至人生的更大动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圆满,于是会出现各种痛苦的选择,解决这份痛苦的方法,自然不是一个去消灭另一个,而是两者的融合。痛苦是为了融合人性的不同部分,最终趋向于人性的完整。
5.一、二、三元关系
一元关系,是指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别人都来配合他的意志;关系中,只能是他说了算。对应到早年的心灵发展阶段,一元关系的阶段是六个月前的共生期,婴儿觉得自己和妈妈,甚至和整个世界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一体的。
二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的独立存在,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他能共情对方的感受,也真能尊重对方的意志。二元关系的阶段一般是6-36个月。孩子开始和妈妈分离,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此阶段实现两个里程碑: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同时形成自己的个性。这两者都具备后,孩子就有了基本的能量。
三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关系的复杂之处,在复杂的关系中,他能同时看到我、你和他三个人的感受和意志,并尊重这个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三元关系的阶段是三到六岁。孩子充分意识到,除了“我”、“你(妈妈)”,还有“他(爸爸)”的存在,也就是孩子觉得这个家庭有三个中心,孩子充分意识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他内在心灵的复杂性。三元关系,是一切复杂关系的源头。
复杂的关系,都是为了处理-A,也就是被我们感知为“坏”的东西,先是将一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二元关系中,接着又把二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三元关系中,而关系越是复杂,处理“坏”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世界之所以这么复杂是有道理的。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在扩大“好”的感知范围,现实感知到“我”是好的,接着感知到“你(妈妈)”是好的,而后感知道,“他(爸爸)”是好的。当真切感知到,我、你和他都基本是好的,就意味着极大的整合。当这个整合完成后,就可以从复杂的关系,回归到一元世界中。
换一种更通俗的描述: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是“好”的,这就是一元关系。当“坏”的、敌意的体验太多时,婴儿就会使用一个极端的分裂来保护自己:我是“好”的,而我之外的世界都是“坏”的。当“好”的、善意的体验够多,婴儿就感知到,世界是满意的,自己也是“好”的;当你觉得,你和另外一个人都是基本好的,这就是二元关系。一元世界极其孤独可怕,所以,人需要从一元世界进入到二元世界。进入二元关系的重要条件是知道别人也是有独立意志的;当你觉得,你、你爱的人和与你竞争的人,都基本好的,这就是三元关系了。二元关系张力太大,难以容纳其中的“坏”,所以需要找一个第三者去投射这个“坏”,在一个三元世界中去消化。当在三元世界中不断去消化、处理“坏”,一个人的心灵就越来越得以淬炼,然后可以归于二元关系,最终归于一元世界。
关系的价值就在于此,内在心灵经过外在关系的淬炼,最终破除掉一切二元对立,回归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