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从高中到大学都不断听到别人说过,从老师,到同学,到比我们大几级的学长学姐,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高三的时候,有些老师会给我说这样的话。那时候,这句话就像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太累太渴,在走不动要停下的时候,想一想这句话,还能有一点点的动力。那时候我们就这样信了,在我们眼中,大学是自由的天堂,没那么多的课,考试也很轻松,所以不需要像高三这样努力学习。大学四年仿佛就像是从艰难人生中独立出来的一段时间,这段日子无关任何苦难,仿佛是对我们十几年苦读备战高考的一次豪华地补偿。
我们固执地信了,直到,上了大学。
我们发现,确实没有老师的约束了,有的专业设置的课程确实很少,没课的时候,可以不用早起,也可以熬夜到很晚,考试的话也相当容易,有些老师会给重点,圈出来典型题目,做一做往年试题,考试就这么过了。就这样手里好像有了很多的时间,自己心想一定要干一番大事,把以前没时间读的书全都读一遍,把一直很想学的乐器好好练一练,经常出去走一走,看看大学所在的城市那些风光旖旎的景点。
可是,后来,一切好像和自己最初想象的不太一样。手机渐渐成为了自己的最佳伴侣,即使没有任何新消息,也能玩上几个小时。上课在玩,下课在玩,看看手机,时间早已过了凌晨,想想自己干了些什么,好像什么都没做,然后又没有什么动力催促自己去改变现在的状态,麻木地睡去,然后,再麻木地醒来。日复一日,书没有读,乐器没怎么练,景点也没去过几个,可是时间,却不知道去哪了。
我相信,当年高中老师说出那句话的动机一定是好的,他们无非是想鼓励我们,让我们觉得未来很美好,然后能在现阶段好好努力,仿佛苦过这一段日子,以后就可以登上人生巅峰了。可是,作为一个老师,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学生,那究竟是高三重要,还是学生的未来更重要?
鼓励学生可以有一百种方法,而这一种,最差劲。
因为它会给学生提前灌输一种观念——大学不需要努力。这种观念会根植在心里,也许它并不强烈,但是它的力量却不可小觑。当有一天你发现大学里不像老师说的那样轻松的时候,你会陷入一种矛盾中,但是这时,你本身的惰性会驱使着你把高中老师的话作为自己偷懒的托辞,而这种思想的开端,正是大学四年庸碌的开始。
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受到当年老师的一句话的影响,最终荒废了四年。这肯定也不能全怪老师,但是,老师的话,的的确确会产生很深的影响。
当然,你还会从一些学长学姐的口中听到这句话。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无心之失,那就是坏。
也许他们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说出这句话的重要性。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大概也就是随口说一说。他们没有想到,有些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当然也会有一些学长学姐,真的是那种自己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他们告诉你“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他们告诉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他们告诉你“期末之前就是一天一本书”。这些话,每一句都有毒,而且是剧毒。
它们会吞噬掉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会吞噬掉你的上进心。想一想,高考前你是多么的努力,十几年来你顶着风雨去上课,数不清的考试,数不清的试卷,教科书和辅导书堆了一摞又一摞,可是现在呢?现在你的样子,是否还对得起高考前的自己?
我承认,我现在的样子,真的也很对不起高考前的自己。
也许,有的时候,你真的需要多走出宿舍看一看。你起个大早,在校园里逛逛,操场上有晨跑的人,有背书的人,教学楼还没有开门,门口就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你去看一看学校举办的比赛,那些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讲述得滔滔不绝的人,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在这个很多人口中所谓轻松的大学时代里,他们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活的比以前还要辛苦,还要认真。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时候是自己的眼光太局限了。其实很多人都在努力,他们一早就知道大学四年比起之前的那些年还要重要。你在大学里没有尝过的苦,总有一天会在社会上以十倍返还。
也许,我们没办法责怪别人,我们只能怪自己,怪自己不加分辨地听信了别人的话,怪自己一开始选择了安逸。可是,我很希望,那些关于“大学很轻松”之类的话,不要再从我们的口中说出来,因为,这是对比我们晚一些进入大学的校友,最起码的善意。
有人说,你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可是,早努力一点不好吗?非要等到穷途末路受尽煎熬的时候再努力吗?这句话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现在的借口,如果现在你有了一点点回转之心,不妨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高中语文那一篇《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话特别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过去真的都过去了,没办法弥补,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想想过去的事情,然后规划一下未来的生活。也别太失望了,都已经这样了,只要稍微努力一点,至少会比现在要好一些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