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5 网页版第十五页
养生篇
367.爽口味五分,快心事五分
爽口[1]之味,皆烂肠腐骨[2]之药,五分便无殃[3];快心之事,多损身败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1]爽口:美味,可口。[2]烂肠腐骨:指美味吃得过多会损伤肠胃。[3]无殃:没有损害。
【译文】美味佳肴吃多了,就会损伤肠胃,只要控制自己,吃半饱就不会损伤身体;愉悦身心的事情,大多是损害人德行的媒介,所以愉悦身心的事情不可以做过多,适量即可,这样就不会使人将来后悔。
368.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天地有万古[1],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2]之忧。
[1]万古:永恒不变,形容天地之长久。[2]虚生:虚度人生没有成就。
【译文】天与地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可是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人一辈子活到一百岁已经是高寿,每一天的时间过得都非常快。我们有幸生长在天地之间,不可以不了解生活中的快乐,可是也需要有这样的忧虑,不抓紧时间创造人生价值就会虚度人生毫无成就。
369.悉利害之情,绝利害之虑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1]利害之情;任事[2]者身居事中,当绝利害之虑[3]。
[1]悉:了解,明白。[2]任事:负责某件事情。[3]虑:顾虑。
【译文】评议某件事情的时候,自己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应当详细了解这件事情中的利害得失。负责某件事情的人,自己参与到事情当中,应当消除顾虑,把这件事情中的利害得失都放到一边。
370.只和气浑然,是居身之宝
标[1]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2];榜道学者,常因道学[3]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要和气浑然[4],才是居身之宝。
[1]标:标榜,标明。[2]谤:毁谤,责备。[3]道学:宋儒研究学问主要研究义理,这种学问被称为理学,理学也就是道学。此处道学泛称一切学问道德。[4]和气浑然:温和纯朴。
【译文】一个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因为节义受到批评诋毁;一个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挟击。因此一个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做坏事,也不标新立异建立声誉,只是一股纯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371.忙里要偷闲,闲中要取静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中讨个把柄[1];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2]。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3]者。
[1]把柄:这里用来比喻做事要把握要点。[2]主宰:主见。[3]随事而靡:随着事物的发展盲目地跟随。靡,散败。
【译文】即使在很繁忙的时候,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用以调节紧张的身心,必须在无事时把要做的事先做下调整,养成这种习惯,才会有调剂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对事情做个计划。否则,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弄得一团糟。
372.雨余观山色,夜静听钟声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1]。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2]于丘阜[3]之巅,使人兴迈[4]。
[1]清越:声音清脆悠扬。[2]舒啸:发出心中闷气。舒,伸展;啸,吹而发声。[3]丘阜:小山冈。[4]迈:奋发,豪爽。
【译文】在雨后观赏山川景色,就会觉得另有一番清新气象;当夜深人静聆听庭院钟声,就会觉得声音特别清脆悠扬。登上高山放眼远看,就会使人感到心胸开阔;面对流水凝思,就会让人感到意境悠远。在雨雪之夜读书,就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爬上小山朗声而啸,就会使人感到意气豪爽。
373.昼闲听鸟语,夜静看云舒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1];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1]彻:通达。
【译文】闲暇的白天,人声寂静,听到几声悠扬清脆的鸟鸣声,不禁让人感到耳边格外清净透彻;宁静的夜晚,天空晴朗,看见一片白云在夜色中缓缓飘动,顿时令人觉得眼前特别空灵。
374.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1]枕;机息[2]坐忘[3]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4]。
[1]衾:被子。[2]机息:追求名利得失的机心都停止消失。[3]坐忘:平心静气,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4]蜉蝣:一种寿命很短的小虫。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的短促,时间的短暂。
【译文】兴趣到来的时候开怀畅饮醉倒在落花前,天地就是我的被子和枕头;心计停止的时候平心静气地坐在磐石上,古往今来都像蜉蝣的生命那样短暂。
375.拂意事休言,会心处独赏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1]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1]拂意:不如意。清代张潮《〈快说续记〉小引》:“世有拂意者,于烦恼场中展读一过,不啻如醍醐之灌顶,甘露之洒心。”
【译文】花的开放与败落与春天没有关系,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不要对别人说;水的冷暖鱼儿自然知道,遇到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望能独自赏玩。
376.土床石枕冷,拥衾梦魂爽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梦魂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译文】土床石枕,家风虽然清贫,但睡着时梦里也感到清爽;麦饭豆羹,滋味虽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时牙齿与腮颊仍留有余香。
377.扫浓淡之见,灭欣厌之情
谈纷华[1]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1]纷华:繁华热闹。《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
【译文】谈及繁华而讨厌的人,或许真见到繁华时反而会欢喜;说起淡泊而高兴的人,或许真处于淡泊时反而会厌烦。所以人们必须除去对繁华与淡泊的见解,灭掉高兴与厌烦的情绪,这样,才可以忘掉繁华而甘心淡泊。
378.富贵死负重,贫贱死释重
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1]。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1]枷:枷锁。《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
【译文】富贵的人一生中受尽恩宠荣耀,临死时就会贪恋眼前的荣华富贵,到死时反而增加了一个“恋”字,有如肩负起千斤重担;贫贱的人一辈子受尽清贫困苦,临死时就不用再厌倦生前的贫困生活,到死时反而脱除了一个“厌”字,就像卸下了沉重枷锁。人们如果真能考虑到这些情形,应当赶快回转贪恋的头,急忙舒展愁苦的眉。
379.识疏狂足贵,知淡泊为真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译文】看遍人情世故,才能认识狂放不羁的宝贵;尝尽世间滋味,才能明白恬静寡欲的纯真。
380.觉鹏程窄小,知鹤梦悠闲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1]之悠闲。
[1]鹤梦:超凡脱俗的向往。此处可理解为隐逸。
【译文】知道了地宽广,天高远,才感到便是大鹏展翅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知道云海浩渺,松柏苍老,才明白隐逸生活是多么的悠闲。
381.观翠红青白,得诗料禅机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1];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人处尽是禅机[2]。
[1]诗料:写诗的素材。[2]禅机:悟得佛法的机缘。
【译文】台阶下飘落的几片绿叶,几朵红花,收拾起来无非是作诗的素材;窗前飘过的一片青云,一阵白雾,都是使人感悟本心、领会禅理的机缘。
382.空拳握古今,握住当放手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担风月,担到时也要息肩。
【译文】两个空拳掌握古今之事,即使握住了还应当放一放手,不可偏激执念;一条竹杖挑起清风明月,即使挑到了也需要歇一歇,不能受到迷惑。
383.疑好事皆虚,信闲人是福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古木[1],方信闲人是福人。
[1]山中古木:比喻人生在世,材与不材皆受累,只有悠闲的人才不为物所支使。《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译文】忽然看到天边的彩云,转眼间便飘然而去,由此常使人怀疑世上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虚幻的事物;再看山中的古树,因没有用处而得以保存下来,由此使人相信世上那些清闲的人才是有福的人。
384.世事勿扼腕,人生且舒眉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1]?北邙山[2],未省留闲地[3],人生且自舒眉。
[1]扼腕:手握其腕,表示愤怒或惋惜等情绪。[2]北邙山: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汉魏时期,历代王公贵族死后多葬于此。[3]未省留闲地:坟茔密集,看不到空地。
【译文】东海之中,波澜起伏,从来没有静止不动的波浪,人世的事情也同样有不平,那么对待人世的事情何必常感到愤怒或惋惜呢?北邙山上,坟墓密集,已看不到空闲的地方,由此可知人生都不免一死,那么对待人生应该乐观超脱。
385.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1];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1]清纯之气:干净纯洁的气息。
【译文】在寒霜漫天的天气里听鹤的叫声,在大雪皑皑的夜间听鸡鸣,便能得到天地清净纯真的气息;在晴朗的天空下观看鸟儿飞翔,在流动的水中观赏鱼儿嬉戏,从而识得宇宙中生动活泼的机趣。
386.烹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
闲烹山茗听瓶声[1],炉内识阴阳之理[2];漫[3]履[4]楸枰[5]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1]瓶声:瓶内水沸声。[2]阴阳之理:宇宙间阴阳变化运转的道理。阴,指瓶中之水;阳,指炉内之火。[3]漫:漫不经心。[4]履:走,移动。[5]楸枰:以楸木做的棋盘。
【译文】安闲地煮山茶,听瓶中水沸之声,从水与火中认识到宇宙阴阳变化运转的道理;漫不经心地随着棋步的变化观看弈棋游戏,从下棋的手中感悟到世间生存与杀伐的机谋权变。
387.园圃看蜂忙,觑尘情世态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1]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1]衡茅:以横木为门,以茅草盖房,指简陋的房屋。
【译文】在花草芬芳的花园,只是观看忙碌采蜜的蜜蜂,也可以从中看破一些人情世态;在寂静冷清的茅屋,只是观看回巢栖息的燕子,也能让人产生一种清雅的情趣和深沉的幽思。
388.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1]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千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1]盆池拳石:如盆之地,如拳之石,比喻空间狭小。
【译文】善于领悟大自然情趣的话,不必跋山涉水去寻求,真正的生活乐趣也并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就能像置身名山大川一般心醉神迷;片言只语之内,便仿佛见到了古代圣贤的思想精神,这才是高明之士的眼界,旷达之人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