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父母那个年代没有书籍,没有经验,父母养育我们完全是凭借一腔热情,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边界。上过大学的我们这一代当了父母更注重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于是原始家庭,边界等一些新鲜的词汇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中。
边界一词是我从小巫的书中第一次看到的。本意是说孩子在一心一意玩他自己的玩具时,我们做家长的不要过多横加干预,这样会影响他自身注意力的形成,要注意各自的边界。
但在中国,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因为大背景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父母没有能力完成他们自身的愿望,于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愿意孩子走弯路,从而好心的介入。这所有的一切都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家长理直气壮的说是为你好,孩子地位弱势从最初的不敢说话到后来的不会表达,真正的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最后家长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丧失所有的能力却不知道自己才是那罪魁祸首。
我们跳出来看这件事,任谁都看的明白清楚,但是这样的事情存在于各个地方,却不一定有人看到。现在的虚拟社群无数个,免费的收费的,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入。公司的工作群,家族的亲情群,写作的007群,币圈的区块链群……无数的群,无数的消息,你根据你的需要将你的生活和时间进行加减乘除。然而每个群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我想你是不会在家族群里发给下属布置工作的信息吧,也不会在公司群里发你和孩子嬉戏玩耍的照片吧。这证明在每个人的心中边界感还是存在的,你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那么让我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在其他的社会群里就会有人发很多的广告呢?
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发广告,总是个别的几个人。他们肯定是有自己的私人目的,有的人也会不好意思,说发红包之后才能发广告。这个理论就更可笑了,就好像父母对孩子说,我给你钱,你帮我实现我的梦想。我给你钱,你帮我去看场电影。有人说了,只是发广告又没有强迫你去看,你可以选择不看啊。是的,可这就好比我花钱买票想看A电影,可是我进了电影院发现旁边同时放着B电影,我是可以选择不看,但是他影响了我。
这个事情没有孰对孰错,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参照,就像马路上的卫生情况,这种大环境你是选择怎么样维护罢了,看见别人乱扔垃圾你是管还是不管。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管好自己,但别人的行为我们既然控制不了就也不去操心了,毕竟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人敢扶老人过马路了。明知不对,却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这种心中纠结的时候就特别怀念去日本旅游的时光,那样干净整洁的街道任谁也不愿也不敢去破坏。
边界,愿每人心中都有,守护好你的边界,不要让别人轻易碰触,但同时也注意不去踏入对方的边界中。大环境就只有这样惺惺相惜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