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不去北大、清华等于没来。于是,今日研学的目的地就是两大名校。说来惭愧,两所学校我数年前来过几次,可今日再去,才发现我的遗忘曲线有点过长。
忘记便忘记吧,重温也很美好。沿着冰冻的未名湖漫步,眼前的风景其实并无新意,但因着在北大,即使是空气也充满了神圣的味道。我知,我寻的不是那一湾湖水,不是湖边那一棵垂柳,不是湖中那一方小岛,而是我心中的一份憧憬,一场华丽的梦。
湖畔寻梦告一段落,我们去了艺术博物馆。看着一幅幅艺术作品,我的兴致并不是很高,这与我审美水平的低下相关。我索性出来,到外面晒晒太阳吧,最起码补补钙,既然一时补不了艺术细胞。
水木清华相比北大的温情显得十分严肃,如同一个老学究,儒雅而古板,让人轻松不得。我虔诚地参观校园,默默地祭奠我心里永远无法实现的清华梦。
其实不过走了校园的三分之一(时间有限),学生进到机械工程楼听一位年轻的老师讲讲清华的学习生活,我认真聆听,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可我分明已不是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心底是浓浓的悲哀。如同前几年去武汉大学坐在食堂里吃午餐时的违和感,我无法言说的失落和渴望成为我一生的缺口。
说是参观,不过是感受下环境,真正的底蕴和内涵是能够在此学习的一天天日子的积淀,不是照几张相,赏几处景,听几场讲座。然而,或许在今天的行走中,有的孩子深藏的梦想被唤醒,沉睡的斗志被激发,未来的未来,成了北大生,成了清华人,也未可知。人生需要触点,也许,就是一朵花,一棵树,一句话。
于我而言,升学真的只能是梦想了,可是我陪伴着的孩子们,他们的明天,我愿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