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系统思考
沸沸扬扬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和莆田系推上了风口浪尖,大部分人看了新闻后的评价是:无良商家百度勾结黑心莆田系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
然而,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认知,除了满足好奇心、让你宣泄不满的情绪外,几乎不会对你的成长有任何正向的提升。更何况,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类新闻层出不穷,让你应接不暇,看多了,都是焦虑甚至愤怒。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都是复杂系统中呈现出来的“事件”;而真正的起作用的,往往不是这些能够看到的表象,而是事件背后的的“秘密”。
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挖掘这些“秘密”的,因为它违背了大脑的第一运行机制——“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财富/智慧的巨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智者更愿意认清事件背后的本质、规律与结构。认清这些,就需要“系统思考”这样 一个利器。
系统思考是一种与我们直觉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它是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系统思考的价值
毫不夸张的说,系统思考是认识世界规律、串联知识孤岛的利器。培养系统思考能力,是构建自己深刻洞察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长此以往,我们才能在芸芸众生中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做到脱颖而出。
从上图思考层次冰山模型,可以清晰系统思考的价值,系统思考聚焦在黄金思维圈的“why”层面,对应的是系统运作背后的结构,具备这个能力后,则可以从行为上对系统进行设计,这是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少数人能够总结出事件的规律、模式(how),从而遇见未来;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层面做出直觉反应,没有太多的主见。
如何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思考“关系”而非“事件”
魏则西事件的背后“关系”是:
- 百度(A)推荐医院(B)给客户(C)
- 用户群体看到B的概率,从而影响B的成交量
- B成交量越大,就更愿意支付推荐费用给A
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是:中介A把不合格的B推荐给了C,造成C的损失,作为中介A,向用户C推荐了有问题的B,是不是就说明百度太可恶了呢?
作为商家,都是“逐利”的,何况百度也通过其审查机制做了“筛选”。从这个层面考量,他们一方面没有违法;另一方面,他们也没觉得自己道德缺失。因为如果按此定性,携程、美团、链家等中介都可以带上“道德缺失”的帽子。
独立思考、快速试错、及时反馈
很多情况下,我们通过事件看到的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的假设。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当你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事实之后,往往能够得出一些假设和结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用一些测试,观察、分析系统的结果究竟如何,你对系统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
同样是“中介”,天猫、京东的及时反馈能力就比百度强很多——通过点评来对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反馈,点评分数越高,其排名越靠前,销量也会相应提高;相反,点评分数越低,排名越靠后,销量则会大幅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商家一旦收到比较差的点评,就会很紧张,会想法设法通过提升服务等方式改善。这样的正向激励的系统,不但给自己避免了类似“魏则西”事件的麻烦;还大幅提升了产品及服务质量。
找到系统的“关键解”
石墨和钻石都是由相同的碳元素组成,但石墨光泽黯淡质软,而钻石不仅有着耀眼的光泽而且坚硬无比。
从表面上看,实在是难以想像二都竟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造成二者巨大差别关键之外在于碳元素的组合方式(原子排列结构)。这个案例中,碳原子的排列结构就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关键解。
很多情况下,相比于组成整体的部分,更重要的是组成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这背后的关系中,通常隐藏着整个事件(或系统)的关键解。
所谓系统关键解,是指一个系统中和特定位置——对其施加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
《好好学习》一书中列举了美国美铝集团的一个案例——在面临市场规模和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上,新上任的CEO却提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方案: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减少安全问题。这与从表面出发,提升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的思路大相径庭。但事实却证明,这一招非常有效!
背后的关系是:提高生产安全性->停工减少、次品减少->成本降低、质量增加、产量增加、减少浪费->增强竞争力->更多收入。
践行:减脂的系统思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帮助1600位有肥胖问题的人减肥,减肥的方法一样,只是要求其中一组必须记录自己的饮食,只是记录下来就行了,不用再做任何事情。令人惊讶的结果发生了——在实验到第六个月的时候,那些每天做饮食记录的人比其他人多减了一倍的体重。饮食记录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关键解,在这个不起眼的环节采取行动,能够带来整个系统的巨大变化。
减脂的数学基础是能量的消耗量大于摄于量。而相对于运动,成功减脂的关键在饮食控制,而控制饮食需要有个清晰的标准(如下图)。按说,清晰了标准后,执行就完了,但这就面对挑战人性的难题:无法克制食物的诱惑。所以,能否减脂成功的关键是可持续的行动,而饮食记录的作用就是增加可持续性。
通过社群,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僚共同记录饮食,则比个人记录的持续性更好,原因有三:
1)相互监督;
2)及时对比、反馈;
3)集体荣誉感,换句话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近我个人也在思考如何减脂,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锻炼、控制饮食,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直到参加了为期7天的“减脂训练营”,才明白减脂背后的关键解:记录饮食
这个训练营里会有一名教练参与,其余10余人为学员。教练在开始的前会给出早、中、晚的参考食谱和建议的锻炼项目。过程中,教练要求学员在群里如实的晒出自己的一日三餐,她会针对搭配提出建议(及时反馈)。如果学员能够坚持如实打卡,还会得到“小米手环”这样的礼物奖励(另一种反馈)。
7天虽然时间不长,从我个人而言,即便有几次出差(面临大餐诱惑),锻炼的强度和频率也没达标。但通过这样的饮食记录及反馈,学员们会刻意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吃甜食、增加蛋白质和蔬菜。几天下来也有了不错的效果(腹围下降1cm),其他的朋友也或多或少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坚持时间更长,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