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爸爸,专注3-10岁儿童好习惯养成方法
和中国父母一起发现更好的儿童成长空间
微信搜索公众号【设计狮爸爸儿童房】
---------------------------------------------------------
据统计,仅今年5月至8月,媒体曝光或被上报的校园霸凌事件就有68起,而大部分霸凌根本不会出现在公众视线,因为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沉默,而大部分学校和老师根本意识不到这是“霸凌”。
霸凌(Bullying)指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很多人脑海里的“霸凌”只是针对身体上的暴力行为,但其实霸凌还指在精神上的控制和伤害,而且是反复加害,包括语言上的攻击谩骂,集体的冷漠孤立,甚至是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和侮辱。
被霸凌者如果是儿童,对心灵的伤害往往会持续一生。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在2014年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这些孩子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
作为父母,我们一方面应该谴责霸凌者,督促教育体制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预防孩子成为“被霸凌者”。
其实霸凌受害者并没有统一的特征,根据美国调查显示如果一个学生与Ta的同伴较为不同,那么Ta就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但是,我们还是能规律中找到预防的方法的。
教孩子说“不”
我们知道,当受害第一次被伤害或欺压后,如果能义正言辞的说“不”,就更有可能阻止施暴者的下一次伤害。反之,如果妥协和纵容,则鼓励了施暴者,更有可能陷入被霸凌。
Being assertive在美国小学是一门需要单独教授的课程,它是让孩子学会用calm(冷静)、firm(坚定)、respectful(有礼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在美国,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如果不捍卫自己的权利,没有人会为你发声。这门特殊的课程,从小就要学好。
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被霸凌的孩子往往有“低自尊”的特征,对自我的价值有负面的评价,比如觉得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公平对待等。
培养“高自尊”和“自信心”这些点你做到了吗?
Ø不要体罚孩子;
Ø不要将自己的烦闷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自我的怀疑。
Ø多给孩子正面的经验和激励,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温暖感和促成自我价值感的事。(通过环境为孩子建立自信的方法>>)
Ø给孩子创造安全感,适时对孩子表达爱、欣赏和鼓励(欧美家庭是如何为孩子打造安全感山洞的>>)。
培养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瑞士有研究调查发现,男性霸凌受害者一般在家庭关系中,与父母过分紧密,或者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而女性受害者,则更多来自被情感虐待的家庭。
父母要注意不能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在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的同时,从学龄前开始要培养孩子独立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然一旦进入小学,脱离了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会更脆弱,无法应对冲突。
建立亲密的亲子分享关系和长期兴趣
有外国研究发现,有些受害者在经历过霸凌后,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
他们较一般的受害者有较强的控制感,有支持性的家人和同伴,能在受害者被霸凌后让Ta倾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者给受害者提供建议与支持;有的受害者专注在兴趣爱好上,可以释放和应对压力,因此不容易收到心灵上的负面影响。(亲子阅读是阅读兴趣的第一步>>)
告诉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
父母要致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TA值得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相同和不同的爱好和生活方式。这才是让孩子接纳自我,也接纳别人的最佳方式。
霸凌虽然通常发生在小学之后,但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和儿时的教育密切相关,防止霸凌,从学龄前开始。
--------------------------------------------------------
好习惯是父母留给孩子最重要的财富
设计狮爸爸·致力于研究孩子的成长要素、
创造良好的家庭习惯培养环境
您有任何关于孩子成长的烦恼,欢迎随时留言给我们
请微信搜索公众号【设计狮爸爸儿童房】或微信号【shejiship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