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上春树在谈跑步的时候,他谈的是些什么呢?
作家就是与众不同,跑步这件事也能写成一本带有哲理且有趣感性的书。
或许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对他对于跑步这件事,跑步对他的写小说的人生带来的体验和益处,而进行的总结与疏理吧。
正如他在开篇提到的: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
一个人只要天天坚持着做某些事,不管是什么样的,总会得到一些关于个人关于这件事的“真理”来。
所以对于有爱好跑步朋友,不妨可以看看他的这本书。
毕竟这是一位跑了二十多年的长跑者的心理历程呀!其中个人的毅力和自律性真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我从一九八二年的秋天开始跑步,持续跑了将近二十三年,几乎每天都坚持慢跑,每年至少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在谈到自己的跑步历程,他是这样写最开始的时候是怎么跑的:
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
那他在跑步的时候,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呢?他说:
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我跑步,只是跑着。
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痴迷于跑步呢?
因为跑步确实能给他带来不少的好处,一是可以消化一些不良的情绪,比如,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的非难时,或是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事与愿违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
而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 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只是一点点。
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那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我就是如此思考的。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地吞咽进体内。
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能让人的精神保持一种健康状态。
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
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跳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那么,我们如果跑步,怎么去跑比较好呢?
村上春树的心得是“还有些余力的时候,停下来”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时间累积距离。想跑快点就适当地加速,不过就算加速也为时甚短,只想将身体感受到的愉悦尽量维持到第二天。其要领与写长篇小说一般无二。
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
怎么增加跑步量呢?
在他看来必须是”一点一点地”。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跑步不仅仅只是跑,还有很多对于这件事的思考和深入地认识了解跑步,从而做好它。
身体是极为事务性的体系,只有耗时费日,断断续续地、具体地给它痛苦,它才会认识和理解这信息,才会主动地(也许不能这么说)接纳给予它的运动量。
我们再一点一点将运动量的上限提高。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别让身体超负荷。
对于跑步的心态,村上与外界相比是一直比较佛系,不在意外界,反而更在乎自身内心的感受- “自豪感”
跟别人一决雌雄,我自小就不太在乎胜负成败。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对长跑选手而言,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如他说的:
我超过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这种只“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的人生哲学,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不和外界比,却和自己较劲的精神,在村上春树身上体现得十分突出。
因为他曾在一天之内跑过一百公里,整整跑了十一小时四十二公,从清晨一直跑到傍晚。
他是这样记录当时的情况的:
从五十五公里至七十五公里之间苦不堪言。虽然有努力向前的意欲,整个身体却总也不听调配,就好比将汽车的手闸拉到了底去爬坡。身体散了架,好像立时就要分崩离析。
是全马拉松的两倍多,想想就不寒而栗。这时候的他是如何坚持到最后的呢?
他写的十分有趣而生动:
我拼命地说服身体各部。勉励,乞求,恭维,申斥,鼓舞。只剩下最后一点点啦,求求你们好歹忍耐,再拼一下。
他说他咬着牙跑完了充满痛苦的二十公里,用尽了一切手段熬到了尽头。
意识催眠法。
用语言来催眠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去忽视感受,而只去坚持。
他是反反复复像念咒语一样念叨着这几句话: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
而最终坚持下来了。
这个方法还真的亲测有效。
我自己在跑步的过程中,也用到过这个方法。一旦感受到自己有些累了,跑不动了,坚持不了,我也会在心里默念“现在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假的,不真实的。跑下去,才会创造一个另外真的我。”
就这样我可以从第一圈的跑不动而不想跑,坚持跑到第七圈,第八圈。
我认为这本书表面上是讲述关于“跑步“的书,但细细品味却是一本讲述人生哲学态度的书,一本讲述如何从坚持中得到人生真谛的书。
不管怎样,反正得坚持跑步。每天跑步地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
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通过这样的努力跑步,历练了作者如何通过跑好步件事,而带来的触类旁通感,将自身的职业小说家之路发展得让人膜拜的境界。
如此的坚持之心,以及认真做好一件事而产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也是我们的人生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