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康复老师给我一个很大的惊喜。
看着其貌不扬,一个瘦瘦的中年男人讲课竟然如此惟妙惟肖。
一整堂课都意犹未尽,实在是精彩。
让我有很多启发。
咱先问问大家,康复是什么?
康复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帮助一个残疾人,或者说身体有一些不健全的人,获取生活技,能重新回归社会。
和临床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康复医学要求康复医师和病人共同协作,一同达到母标。
而临床强调,医生对病人下达指令,病人只需要遵从就好。
一次康复的治疗成功的必要因素离不开,病人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这个病人此刻的精神状况。
他精神是否积极?
对未来是否充满了一个憧憬?
是身体够更进一步的前提条件,而康复医师作为一个指导作用。
这种合作模式,让我想起了我和师姐,师父之间的关系,似乎大差不差。
我虽然没有像那些残疾人在临床上有一个数据支撑,病理报告说你这个身体到底哪个地方不行不行。
但我身体就是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做多事就会很虚弱,看多的书头疼厉害,晚上连正常睡眠有时候都不可能保证。
站在盆友面前,让人评价我咋样。
盆友一看,笑到噢你是个挺健康的一个人,面色红润,就是精神有些憔悴。
但我心里知道,身体底子里都是千疮百孔。
我康复医疗师就是我师姐,师父。
他们给我精神上一个鼓励,指引我做相应的一些锻炼技巧。
在接续的时光里面,我依靠这精神支柱。
像有些残疾人一样,慢慢地对未来有了憧憬。更加持续不断的坚持,锻炼自己的身体。
努力恢复一个健康的体魄。
即使再疼,再累我都要坚持。
因为这是我唯一的希望,没来他们我还能去求谁?
我的成长被他们看在眼里,也很欣慰,我能够重新获得一份更好的生活状态。
也更加增进了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这里再讲一讲今天的感悟。
我认为修行其实无处不在。
今天有节课是实践课,在手术室里医生穿手术衣洗手消毒,都是站着做的。
自然而然老师也站着讲,那老师站着讲,同学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必站起来,表示尊敬。
老师不坐着,你坐着干嘛呢?
哼!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是尊师重道呀。
所以在讲的过程中呢,我就找到一个平静的地方,尽量躲开人群。
心慢慢沉下去,双脚展开,像是在站桩的姿势,感受气感在身体里面的涌动。
站了半个小时,下腹微微发热,手四肢发汗。头脑清醒。
别认为我上课真的站着发呆哦,其实站着也在听老师讲课。
气感上来的时候,脑子其实是比正常的时候都要清晰。
这样,一来锻炼了身体而来,培养了自己心性,二来更加地听明白老师讲的知识点。
岂不挺好的嘛(叉腰,昂首,有点小骄傲。)
当老师讲完之后,出了一道题,我看了一下心里有点把握,所以就从容不迫的在老师面前做了示范。
这要是以前,我肯定胆怯地躲人群这背后不敢出来,因为我知道,我心太燥了,沉不下去,有一些细节我根本记不住。
所以这也算是修行对我在学习上的助益。
观察一个有趣的点,我们周围的人大部分有60%的心都不静,连上一门课都摇头晃尾,切切私语。
疯狂的把自己脑子里面混乱的杂念分享盆友,当从别人那里获得一致的认同后,廉价的快乐让他就像在刷短视频那一瞬间的舒坦。
可是一旦人走了之后,没有人在他身边听他的倾诉,他就会陷入一种负面的情绪。
甚至还会随意地向别人大发脾气,整个人是不正常的一种状态。
看学校里面的老师,尤其是讲课讲的特别好的一些老师。
他们很擅把一些枯燥专业知识,讲的非常的幽默生趣,那么倘若一个人输出都能有这么灵活的话,那么他掌握的不仅是简简单单的知识,更是在背后有过深刻的思考。
有1的输出,必须有5的积累。
这样他才有可能输出这样优质的内容。
在这种掌握的过程当中,你说他要不要沉下心好好的研究,要不要静下心去然后想一想他到底去怎样讲。
里面很多需要他很多的功夫,那么这些功夫都来离不开一个人的静心。
有一颗浮躁的心,他必定讲不出精彩。
观察中,也确实发现他们周围的气场一定是安静,带着沉稳自信的。
反观一群讲课讲的不是的老师,身上很明显有一些浮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