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说实话,看到书名,我心里直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聊书怎么聊,聊什么呢?”带着问题,我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因为工作中,我也喜欢带着学生阅读,但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遇到过不少困难。所以这次,我渴望能从大师的著作中寻求指导方法。
整本书总共分成七大章,分别从七个不同方面介绍如何跟孩子聊书。首先是由“聊”爱上书;接着进入“一次完整‘聊书’的流程;第三,让我们了解“让孩子聊起来,是一门技术活儿”;第四,“聊书的阅读策略”以及“不同的书,不同的聊法”;最后带领读者进入“聊书的现场”,感受聊书的过程与方法。蒋老师通过一件件具体详实的事例像向我们讲解如何跟孩子聊书。透过一个个鲜明的案例,我仿佛也跟随蒋老师走进了一次次聊书的场景,从中感受到了聊书世界的精彩与丰富。
阅读蒋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不仅让我系统地了解和孩子聊书的方法,还让我对“聊”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过去的阅读中,我只是想一味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却没有关注过学生对书的选择和对阅读的感受。甚至指导过程要么缺乏引导,要么还是带着语文教学课文的影子,重视对重点词句的体会感悟以及表达运用。总想着用积累去检测孩子的阅读情况,却从来不曾想,这样的当时其实更容易消磨掉他们的阅读兴趣。
但蒋老师的观点却是把阅读指导定位在“聊”字上,营造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就像我们平时的“聊天”一样,畅所欲言。但是伴随着“聊”书的过程,蒋老师也是动了很多心思的。“聊书”不能总是聊老师的话题,而应该多聊孩子们的问题。这样,孩子们的思路才能被打开,话题才能越聊越多。
最理想的读书就是应该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聊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说来听听”,但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老师适时、切中要害地串场、点拨、引导,因而整个聊书过程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层次分明,聊之有效。
蒋老师在书中还阐明了阅读整本书的意义:读整本书对一个人的注意力、分析力、思考力等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阅读成为了一种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另外,阅读整本书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然而,在激发阅读兴趣方面方面,我们还应该多一点创意,找一些契机,采取一些新鲜的方法来刺激孩子!既然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费些心思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又何妨?
在书中,我再次了解到“群文阅读”的一些知识。“群文阅读”最让学生受益的就是“发现至上”这四个字。这完全是一趟发现的旅程,“明显的异同点可以启动思考,引发探究”。而“群文阅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组文章在结构上有相似点,故放在一起“群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挑选怎样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这也是在考验教师的阅读功底和视野。
过去一直比较苦恼班级图书角的建立,因为去年的图书角管理不善,总是出现丢书的现象。恰好蒋老师在这本书中对图书角的管理做出了经验分享,我觉得特别受益,能即学即用。
其实,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碰到跟我们一样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做,做了效果不好,想放弃。但正因为有了蒋老师的坚持,不放弃,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步一步探索,才有了现在的研究成果。而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已经有一位前行者,替我们整理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案例,才让我们有便利可循,有方法可依。
同时,我也不由地深思:平时总因为“忙”,很久没有像这样捧起一本书细细地品味了。其实,阅读是可以解决工作中的一部分“忙”的。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和孩子一起聊书!让更多孩子受“阅读”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