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哪些人去看了《后来的我们》?我没有统计数字。
时隔三年,再一次走进电影院,莫名其妙的看了刘若英的这个电影,而且是一个人。我总感觉像这种情怀式的电影都有它特定的受众群体。而关于爱情的情怀,特别是这样一个爱而不得的主题,受众更广一些。谁还没有个失恋,谁不曾在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中感慨万千。
有人说,这个电影适合一个人去看。一个人默默回首过去,感动也好,遗憾也罢,这些都只属于一个人了。任回忆奔腾,任思绪万千,再也没有打扰另一个人的必要。
环顾四周,与我同坐一个放映厅里的大多是情侣,年轻的情侣。我不知道他们带彼此的现任来看这个电影是什么心态。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和独自带孩子来的妈妈,他们选这个电影的原因我都不得而知。也许是跟我一样,单纯的因为每次去KTV必点刘若英的《后来》。
陈先生是我的初恋,我很担心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达不到它的深意。辜负了坐在电影院的两个小时。
事实上,我被它打动了。
不仅是爱情,还有最动人的亲情以及那充斥满屏的深深的遗憾。
是否有不遗憾的人生?
我承认,我被电影里的林父感动了。他那封最后给方小晓的信,使整个电影提升了一个档次。如果之前的主线一直是林见清和方小晓的爱情线,最后的这封信让电影的另一个主题——亲情线更完整了。
遗憾,是不是也是一种美?
当见清问小晓:“如果当年我们爱下去会怎样。”
小晓说:“我们还是会分开。”
“那如果我们结婚了呢?”
“那我们会离婚”。
“如果我当时很有钱呢?”
“那你早就已经找了10个小三了”......
这样的人生常态,还不如当时留下遗憾。
最美的不过是想象,想象中他的样子不会让人失望,也不用考虑那么多如果。
从相识到再次相遇,十年间的平淡人生林见清和方小晓过的像周围人一样。或者说谁也不知道我们周围的每个人曾经历过什么,又在期盼着什么。十年间,他结婚、生子、事业有成,她却停留在原地。他说自己没有资格再为她做什么,回想曾经,他又为她做过什么。
一开始不懂,最终林见清还是不懂方小晓。
她从那样一个追求大房子、事业编、北京户口的女孩,变成对这些再无要求,只要那个人是林见清。可是他不懂,所以当他给她买房子,能给她曾想要的北京户口时,她拒绝了。
在别人看来,方小晓有点太作了。要求一个人懂另一个人太难了,我们甚至都不懂自己,如何要求相互独立的个体完全懂得另一个呢?况且,什么才是懂得呢?
独立的个体之间能相互尊重已然很难,何必强求。
我不知道都是哪些人去看了这个电影,但是每个人总能在里面看到自己想看的情怀。爱情、亲情、生活、事业、家庭,随便你看到了什么。也许有一点是肯定的,生活本身就是不断追求完美又不断产生遗憾的过程。
我相信,遗憾蕴藏着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