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计划群里得小伙伴齐聚一堂,由蒋老师还有Sophia老师在旁指导。共同分享自己做计划的心得,一起抛出计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头脑风暴,现场氛围很是热闹。
活动开始时,首先大家都一一轮流做自我介绍,阐述参加此次活动的原因跟目的。大部分人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想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计划的,从中汲取经验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壹
个人分享
随后鸿彦开始了个人的分享,分享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他讲述了自己做计划的起因,是从个人每日的工作总结萌发出做计划的苗头。有一天在写每日总结的时候,顺带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了条清单,慢慢的每天总结完毕后都会去写来日清单,就这样形成了日计划。后续又衍射到周计划,再到年计划。
第二部分讲述了自己做计划的四个关键字——“目标”、“计划”、“习惯”、“总结”。类似个性化的PDCA,设定目标、计划执行、养成习惯、不断总结。
通过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来引导出自己5-10年的规划,编排好自己的年计划;然后通过设定好的年目标再分配到每个月份中,制定好月主题(每个月要达成的中心目标);接着通过月主题再分配每周的周计划;最后根据周计划划拨到每天的日计划,即自己每天一定要去做的事情或阶段性要做的事情。这是计划其中的一条线。
还有另外一条线是通过每天的日计划再反思总结,去调整下一周的周计划,同理再从周计划对月主题进行微调,最后再通过月主题去调整自己的年目标。期间要保持自己人生目标跟方向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只是微调前往最终目标的轨道,让自己有条不紊的继续前行。最终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闭环,不断的前进、也不断的升级进化着。
第三部分大家对鸿彦的分享提了几个问题。Sophia老师问道:“在计划调整中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鸿彦提到是蒋老师的MIT——每日最重要的三件事,因为一开始做计划会给自己列了很多事情,但是往往并不能全部做完,有可能只做了一两件。看着其他满满的没做完事项会给自己一种挫败感,于是后面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安排三件事情来做,反而提高了效率。还有一个就是将大目标分解为各个小目标来执行,这样会使目标更容易完成。
贰
问题答疑
接下来开始大家抛出各自的问题,开始头脑风暴,蒋老师在一旁协助解答。
主要回答的有三个问题,分别是野蜗牛大哥的“如何让做计划更好玩?”;鸿彦的“如何平衡计划跟自己当下的状态?”;还有紫依的“计划不断被填充,不断挖井状态,怎么保证实现大目标?”。
如何让做计划更好玩?
首先蒋老师不断的询问野蜗牛大哥,想了解清楚他问题背后的真正含义,让计划更好玩是不是要让计划更有效率,还是在执行计划做每件事情觉得好玩?最后得出问题的根本是如何高效的去完成计划。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出以下几个办法:
1、想象计划目标达成时的状态,享受成就感
2、通过应用一些app或者计划本,以视觉化的形式来刺激自己,比如说奖牌、数值图形等
3、破茧行动,每月做一件自己不敢做的事情
4、一起组队,更能持续高效的完成计划
如何平衡计划跟自己当下的状态?
就是当下的自己正在热衷享受其他事情的时候,比如说玩游戏、运动、聚会等等,从而影响到自己原本的计划,自己并不想打断自己当下的事情再去做计划,要如何去权衡。
大家给出的建议是“吃青蛙”,先把当日最不想做的计划执行掉,这样就不会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带动,确保计划能够按时完成。
计划不断被填充,如何保证目标实现?
大家给出的建议是抓住重点,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列在清单中,选择出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将其执行好。
叁
收获&感悟
活动结束后,大家也在群里分享了自己此次的收获,都是带着问题过来然后收获满满回去。在此也摘录些小伙伴们的收获与感悟:
李斌月度复盘的收获:
1、完成一项计划后,记录完成所用的时间。
2、每个月约好友做一件平时不做的事情。
3、日计划中用不同颜色标注未完成的事件,回顾时更方便查看。
陈方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MIT可以从三个纬度,工作,学习,生活
2、每月订主题,可以挑战做一件不爱做的事情
3、买本子,求链接
程辉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做计划四部分:目标-计划-习惯-总结
2、计划需要在持续性的行动中持续改进
3、计划太多都执行的不太好,不如精简计划
4、每月一天的破茧行动,突破自己
5、记录每次计划执行时间,以便在下一次计划中持续改进
野蜗牛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把计划当作游戏,完成设法奖励自己,请朋友喝一杯咖啡,一份美食,一次随性旅行都行
2、没事多想象计划目标达成时的喜悦感和场景。
3、在什划中加入一点新鲜的内容。
早阳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计划做了,时常去看,回顾,总结,调整。
2.执行计划:一方面,寻找乐趣(强化愉悦感、成就感,工具视觉化,完成打勾,发奖牌,饼状图,储蓄罐,奖励自己,定期设定不同主题,一个人➡️一群人)另一方面,勇敢积极去做(责任、工资卡、亲友期待)
3.不要因为没有掌握好工具而让计划腰折。just do it。
斌阳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不用纠结于工具,手写依然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者结合部方式
2.及时的调整计划,避免任务堆积,减少计划未完成的挫败感
3.总结回顾,定时改进计划
灿先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制定计划以目标为导向,用“倒退”的方式分解大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计划
2、记录时间,对比计划时间和实际完成花费的时间,以便更好的调整计划
3、对待办事项排优先级(重要紧急象限)并且以一个接纳平和的心态进行取舍
春凤月度复盘交流收获:
1、使用时间表记录事件,看到时间怎么花,便于能调整事情、时间段节奏。
2、标签分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重要度,让看板更清晰,完成的也可以装在罐子里让自己小小仪式感和成就感。
3、每月挑战不一样的事情,带来刺激和新鲜感。
4、买活页本。
By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