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广州之旅,接近尾声。
突然的感受:如果生活只是吃吃喝喝,那该是多么无趣。
潜台词是:我想上班了。
一
早起,还是去了老字号“民信老铺”。也许是周一,不是高峰。所以,一到就有位置。
吃多了甜品,其实很想吃点儿咸的。
翻遍了菜单,只能要了毛芋丝和煎饺。
双皮奶窝蛋,双皮奶汤圆,一样的奶香扑鼻,甜味十足。
木瓜豆花,算是平味儿,但木瓜的皮儿,偏硬了点。
最后,觉的最好吃的是:煎饺的蘸酱,蘸酱,蘸酱。
住在清晖园旁边,是要到这个广州明清四大名园里去逛逛。
好奇“本科及以下”四个字。研究生就是要收全票了。
清晖园的名字,灵感来自“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据说是明代状元黄仕俊所建,后是清代进士龙应时之子龙延槐筑园奉母,以表孝心。
园子面积不大,岭南特色突出。狮山,莲池,竹苑,廊道……工艺精致,古朴典雅。
特别是灰塑,木雕,陶瓷,玻璃,处处重工,彰显品味和财力。
想着如果是园中女子,应该也是诗书琴画,雅致之极。
逛完园子,已是午饭时分。
顺德最后一餐,再来个网红点,打个卡。
“沙煲兄弟”,昨天傍晚路过是排长队。我们11点10分到,刚好还有最后的余位。
看着营业时间表,很是牛叉的样子。事实上,也是这样,老板娘忙的话都不愿意说了。
陆续进来的客人,只能取票,外面等。
而午间的太阳有多恐怖啊!
煲仔饭是现煮的,等个15分钟,才是正常的,适合有闲情的人。
有带两娃的夫妇,实在觉的难等,想退钱走人。老板娘说:钱退不了。
当然,选择走人,还是可以的。
反正有点儿时间,先来个汤吧。突然发现,这两天都没碰过保温杯:我的八杯水呢?
湿热,是广州天气的特点。吃点儿苦,算是入乡随俗。
苦瓜排骨炖黄豆,竟然还有颗红枣。
混炖,各种材质混在一起炖,是广州汤的一个特点吧。
话说,料还是挺足的,大大胜过沙县的炖罐。
对于饭量不大的娘俩,一个饭就够了。
同行大胃王,吃了一个,晚饭直接跳过了。
看过《寻味顺德》的人来说,一定对煲仔饭颗颗晶莹剔透的画面印象深刻。
对于不常吃煲仔饭的人来说,没有太多横向对比。所以,觉的沙煲兄弟,真是美味。
腊味三拼,每一拼都好吃。
带着再也不想吃双皮奶的念头离开顺德,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吃过水蛇粥,毋米粥。
人生不一定要十分圆满,八分也许更能心平气和。
于是回到广州,准备明天打道回府。
晚餐,找到了最近的渔人码头。
海鲜聚集地。
花了25分钟,等待一锅生米白贝粥沸腾。
看着不咋样,闻着不咋样,吃起来还是很香很有滋味。
当然,两天没吃青菜的人来说,一份绿色的麻菜真是清胃。
一个人只有一个胃,只能饱饱眼福了。
其实,寻味广州,不一定是要去网红打卡点。那些需要排着长队等候的店,把我们极其私有化的味觉用社交媒体绑架成一个个雷同的形容词,手机先吃,朋友圈先吃,而自己觉的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
而且店家来说,要满足蜂拥而至的顾客,在接待上,庞大的数量,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流程和品质了。
只要能轮到就好,就将就着吃吧。
“这家店我吃过”胜过“这家店好好吃”。
在洛溪地铁站出口,晚上8点多了,这个馄饨店,依然灯火通明一副忙碌的景象。
不起眼,更有惊喜。
所以,美食可以去寻,带着目的去寻找,用预设的味觉去比较,满意还是失望?
美食也可以是偶遇,一个不经意间进入视线的陌生来客,可以瞬间点亮眼神。
人生也大抵如此。
所以,吃,是重要的一件事儿,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与吃相关的故事,以及吃以外的其他事儿。
如果只是吃吃喝喝,没有故事,没有工作,那生活该多么无趣。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302天,坚持锻炼29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