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追完了《少年派》,暑期时间播放真是赚翻了,时间刚刚好,里面的各种人设也真是靠谱,父爱母爱、师生之情、同学友谊、夫妻相处、温柔剧烈、心痛眼泪,幽默有余,老少皆宜,这部戏收视率不好都难。
开始看这部戏是因为王胜男和林妙妙这两个开心果的出演,有瘾地一集一集看下去。
(一)
整部戏最令人难忘的是近结尾的几集,因为母亲王胜男怀孕(得知自己将会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父母就稍微忽略了对林妙妙学习生活的密切关注。正此时,她喜爱上做手机直播而且还做得很好,用尽心思各种装扮(属于卡通可爱萌派),找各种场景、主题和请同学帮忙,粉丝大增,自己好开心,是从未有过的开心,自信呈直线上升。因为之前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上不下,母亲经常严厉管教,心生自卑。做了直播的林妙妙使得她忘记自己是一个高三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的学生了,成绩一落千丈,自己却毫不关心。
林妙妙对自己同学兼老友的邓小琪、钱三一和江天昊说:考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可是我现在做直播已经开始赚钱了,而且赚得还不少(对她来说),就算找到工作了,可以放弃考大学了。这句话惊了三个老友,更惊了作为观众的我。
我也是一位母亲,当时就十分揪心地想:这怎么可以,如果是自己的儿女是绝对不允许有这种想法的。也许我的想法很老套,当时就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年轻时本来有机会多读书,却要放弃去做别的,作为母亲一定会竭力制止,那怕让他们伤心。
(二)
剧情后来是林妙妙遇到了一群好同学好朋友,真心为她担心为她急。还有她的班主任(前小姨夫)也是真心关心她,专门与她谈心,希望让她回心转意,可是十头牛都拉不回的林妙妙又偷愉逃了课,前小姨夫只好把她做直播的事情告诉了她父母(前姐姐姐夫)。
当林妙妙失去参加直播比赛和签约机会是,又被父母责骂时,真是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因为她是真心喜欢直播的,也是用尽了自己的全力让自己在粉丝面前做得精彩。
当母亲王胜男看到自己女儿林妙妙站在楼顶一瞬间一副万念俱灰的表情,立刻晕倒过去。看到这里我这个观众也突然跟着流泪,不能控制地心情难过,对于母亲看到这些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
林妙妙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母亲晕倒的一瞬间她立刻清醒过来,终于明白自己的家人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在妙妙送母亲去医院的救护车上,母亲对妙妙说:孩子,无论想怎样,喜欢什么都好,妈妈都不反对了,妈妈只要你好好活着,生命很重要要珍惜。这可能不是原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任何事到了生命关头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定要珍爱生命”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想要对子女说的一句掏心话。
(三)
父母、老师、同学大家齐心合力把林妙妙从一条分支小路拉回到高考正路上。有了之前的经历,吸取教训的林妙妙自己也成熟了很多,会很在乎父母尤其在意母亲的感受,对母亲细心呵护,学会了珍惜。
(四)
这部戏里面很佩服的是两个男人,一个是林妙妙的父亲林大为,一个是她的同学好友钱三一。
林大为是一个事业发展一般(主要是都为家庭付出了),但是人品和性情真是没得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林大为对妻子的爱体现在包容宽容,越到后来不但自己创业成功,对家庭的照顾更是尽心尽力。这个父亲对妙妙的体贴照顾是特别的及时到位,妙妙被妈妈数落不开心,爸爸陪着撸串谈心,避免让女儿心里留下不快乐的阴影。每次父女谈心都能看得出父亲的认真用心,一举一动体现了父爱如山的宽宏伟大,又不失细致周到,在父亲眼中妙妙是最完美的女儿,任何人都比不上、配不起的。
另一个绝世好男孩状元学霸钱三一。不单是帮妙妙补数学那么简单,他收集了现今做直播成功做到大V级别的几个女孩都曾是知名大学的学霸,而且做直播并不是心血来潮,是有长远计划的。她们的粉丝都是忠粉很多,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了扎实深厚的学识,才可以把直播做的更优质,更有层次和尺度,吸引的粉丝也是不一样的,可以不断推陈出新,做得更长久。
老友钱三一这一做法对改变林妙妙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彻底清除了她内心里目前做不了直播那种遗憾的感觉。一心奔向学业。超级学霸果然做事风格及时凌厉有效。
(五)
为了孩子可以得到强有效的知识补习,多么贵多么难报的补习班父母都舍得给林妙妙争取(班主任都帮忙在给妙妙报班),有了这些重要推手,再加上妙妙本身就是一个善良上进的好孩子,给自己制定了魔鬼的复习计划,经过积极不懈地努力,终于考上了本市一所不错的大学,而且是新闻专业,这个专业是多么适合妙妙啊。
作为父母看到这个结果都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毕竟林妙妙这只迷途羔羊重返正途,皆大欢喜。否则父母会自责认为自己好对不住女儿。
(六)
可是像林妙妙这种高三临考前成功逆袭的例子,除非之前基础很好,否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小孩所学的课业都是比较繁重的,临阵磨枪是真的很来不及(越大越来不及)。关于考大学这回事从小就应该灌输给小朋友这是必经之路,在他们的意识里面这是不可改变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有什么难关都要坚持想办法考上大学,一定要让自己做一个知识丰富有系统规划的人。所以真的不是特别建议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长期抛下学业去参加各个文艺等活动,让他们错失求学的最佳良机。
(七)
如果,我是说如果,孩子真的长大了,特别是高中青春期有了自己的主见又和我们父母不一致,甚至方向相反,父母不要急于发火责怪孩子不懂事,不要轻易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自己先反思,到底自己做了什么让孩子会这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找到根本原因,就算还是孩子的问题,也不要责骂他们,否则心会越来越远。可以带他们出去散散心,减减压,聊聊心事,正面的温柔的引导,孩子是我们的,但是他们长大了,思想越来越独立,和他们可以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找到问题的症结,一起面对,一起修正。
不要总惦记着自己的面子,如果我们自己做有困难,也可以带他们去做做心理咨询。
我们的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也需要减压,也需要被理解。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