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乌云从东北方斜压过屋顶,不久,“槐花雨”如约而至,第一次听说这雨的名字,惊讶不已,母亲解释说:
“槐花全开时,总会下一场雨,年年如此”。
槐花雨,花雨,多么浪漫的名字!小晰怎么都不肯进屋,非要让我抱着感受这不断落入手心凉凉的水滴,兴奋不已。不到二十分钟,雨就停了,屋里休息片刻,再向窗外望时,已是晴空万里。下午接到了简书创作者申请成功的消息,激动不已,静下心来,回望来到简书后的日子,看到了自己一点点成长的轨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第一次遇见是在电影《一代宗师》里,后来得知此语出自民国佛学大师李叔同先生的《晚晴集》,寓意为:“世界是个回音谷,当你大声喊唱时,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为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
或许“写作”就是我的心间事,始终在传递我内心的声音。在我遇到简书之前,常常将它们只言片语诉诸于QQ、微信,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里,在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生命印记很快被湮没在幽深的信息大海中,心魂始终在茫茫然的生命长河里漂泊,日日苦于无以为寄。
2019年1月9日午饭后,身怀六甲又患感冒的我穿过单位对面的酒店大院,日光惨白,寒风肆虐,秋叶飘零,经历了一年风吹日晒的木瓜果在寒风中落地,无人问津,直到被环卫工扫进垃圾桶,生命的意义何在,让人思绪纷飞。
回到办公室,在手机上无意间打开一篇简书链接的文章,突然有了想法,之前也偶尔看到过出自简书的文章,总是想着等闲暇时下载,然而很多事总是被“想着”“等一下”而永远错过,这次不能再等了,于是去应用市场下载简书App、注册、了解各个板块,然后开始记录那内心“念念不忘”的声音,于是就有了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人生真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文章写完后,流浪的心魂好似有了归宿,竟酣然入睡,差点错过上课的时间。
“念念不忘”的力量竟如此美妙!
简书情缘,酸甜苦辣
至今,简书已陪伴我将近一年半的时光,见证了我初为人母的酸甜苦辣,记载了我曾经到过的远方,随我涉猎了书中的人生百态,陪伴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一点点摸索,帮我找到游子与故乡的精神链接。
它像一个知心的老友,总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耐心地听我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心间事”。
当然,在这里也遇到了许许多多久别重逢的“简书人”,翻看着他们的文字,倾听着他们的故事,精神日益充盈。
“身处穷乡僻壤,依然有诗和远方”的爱于心敏于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更新迭代”的钟zj,教育研究员、南明教育的成员——魏智渊老师,坚持分享育儿经验的小丸子,等等,他们如同夜空中一颗又一颗闪烁的星星,给予我不断前行的希望和力量。
放弃日更,等待灵感
每次看到页面上“日更挑战”四个字,总是蠢蠢欲动,至今已付出行动四次,然而“雄心勃勃的开始”总是以失败告终,坚持最长的时间是20天,每次接受到挑战失败的消息,内心的沮丧不言而喻。
后来,不得不“积极暂停”,思考日更的意义。
日更的初衷是想留住每日“思索”的痕迹,然而,日更的过程,恰恰在产后时间捉襟见肘的阶段,无法找到工作、生活的平衡点,有时候实在太疲乏,一觉睡到第二天,愧疚不已,为了弥补失误,惶惶不可终日,凑字数、矫揉造作,如此恶性循环,文章质量非但没有提上去,写作的灵感也逃得无影无踪,又何谈日更的意义、写作的意义。
再三思虑下,决定先暂时放下日更,也放过“朝不保夕”的自己。
放弃日更后,身心得以松绑,灵感开始无孔不入,等到集聚于心,不吐不快时,奋笔急书,畅快不已。
整理文章 耳目一新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申请“简书创作者”了,第一次失败后,开始反观自己的文章,发现整体杂乱不堪,开始根据文章内容分成“拾光”、“漫卷诗书”、“教育随笔”等几个板块;部分文章自己都觉得浪费简友的宝贵时间,果断删除或设为私密。经过一番走心梳理,继续守护灵感,认真作文。
感谢简书对于一个文字爱好者的宽容、认可和鼓励,感谢简友们的一路相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一如既往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27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