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记忆 讲好丝路故事——评巴陇锋长篇小说《丝路寻祖》
(本文发表于2025年1月8日《陕西日报》读书版)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文学创作也是其中的一方面。新时代的文艺积极响应这一倡议,讲好丝路故事,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也成了70后作家巴陇锋写作契机和动力。他目前已出版“‘一带一路’三部曲”长篇小说的前两部《丝路情缘》和《丝路寻祖》,第三部关于北部湾题材的创作正在进行。
2024年8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丝路寻祖》,是巴陇锋继《丝路情缘》之后的又一部传承丝路文化记忆,讲好丝路故事的力作。《丝路寻祖》讲述了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陕西村的华裔汉族少女索瓦娜一行,带着全村人的期待,回到中国陕西寻根问祖的故事。他们从陕西村出发,由吐尔尕特口岸入关,沿丝路向东,经新疆、甘肃进入陕西,“秦岭巍巍,渭水汤汤”,行程四千余里,终于抵达古城西安,纾解了远在吉国陕西村的乡党们“100多年的阔别”“遥远而浓重的乡愁”“迫切而实在的乡思”,“替奶奶、父母和全陕西村人解了乡愁,了了心愿”。
但这还远远不够,华裔的寻根问祖梦百年来从不曾忘却,乡土情怀已经成为一种深埋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和传承。抵达西安的索瓦娜,外出时刻挂着“寻祖”腰牌,坚持完成扣西门城墙进城的仪式,买回回民坊祖产,留在西安经营祖传腊牛肉等等,这一系列叙事,就是丝路人一步步寻根问祖、融入本土、扎根中国的过程,是他们百年寻根梦和中国心的最好体现。
小说既是时间性的存在,也是空间性的存在。《丝路寻祖》成功采用了时间线之上的情节线创意组合的叙事方式,同时又利用空间的布局,组合和构造安排文本结构,建构叙事的情境和意义,推动整个叙事进程。小说特意把主人公问祖寻根的起点安排在吉尔吉斯斯坦陕西村——这个从陕西西安城内的回民坊背井离乡,跨越丝路古道来到中亚的华裔繁衍生息的地方——由此突出了华裔百年寻根梦的深远意义所在。
索瓦娜“初见爷的城”,就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大唐不夜城偶遇辛实戴,从此让自己的寻根问祖之旅变得内蕴丰厚,文化寻根色彩满满。辛实戴带索娃娜吃西安特色面、三叩西门进城、到回民坊寻祖吃羊肉泡、登钟楼、畅游西安及周边人文、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小说叙事就在这些富于文化历史标识的场域一一展开,名胜与风景、民风与习俗、史料与掌故、地理与环境等文化内容与主人公的行动自然融合、互动发明、亲密无间。人物见证景观,景观映照人心,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二者相得益彰。
小说尾声的叙事场所定格到了回民坊16号院,索瓦娜经营秘制腊牛肉的场景,很好地表征了索瓦娜融入西安,温暖大家的性格特征。作者将这些承载着历史事件、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的空间场所,与索瓦娜辛实戴的故事揉合到一起统合小说叙事,构成了一个个叙事空间,如一串串冰糖葫芦,晶莹剔透、色香味俱全,看着带劲,吃着有味。这种体现了某种历史意识的空间叙事方式,使这部小说真正成了被多个“空间”勾连起来的复杂网状的编织结构。
“文本和其所刻画的人物都是围绕着地点展开的”,跟着《丝路寻祖》主人公的寻祖步伐,在巴陇锋为我们展示的一祯祯空间叙事艺术画面里,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从而对话古人,唤醒文化记忆,激活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真正践行了古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理想追求。阅读《丝路寻祖》的过程就是我们沉浸式体验西安古都厚重古朴历史文化的过程,体验丝路人文化寻根心理历程的过程。
《丝路寻祖》的这种空间叙事,也似在不经意间,隐性而强有力地展示了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独特美食与实诚热情陕西人的一方热土与时俱进的新面貌,潜移默化地将中亚丝路区域印象,特别是西安的文化和地理区域形象深埋进受众的意识深处,不仅关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也关乎区域形象的自我认同,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正确树立和正向传播,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至此,作者的中国心、丝路情也在丝路儿女寻根问祖的叙事中流露无遗,感动你我他。(完)
作者简介:
刘梅兰,教授,硕士生导师,丝绸之路戏曲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玉门一中语文学科基地建设首席专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02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