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辈子,估计都很少有人会去想“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要用一生来回答,太长,导致我们总是会忘记了初心,被贪婪、虚荣的环境吞噬,失去了判断力。就像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比利一样,军人不是他的初愿,只是因为为了姐姐砸掉了她男朋友的豪车,无奈才做了军人,成为了伊拉克战争的一员,后因为被战场上遗落的一部摄像机录到他英勇抗击敌人的视频成为了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你说这是他的初愿吗?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心想事成也只是信仰。
前两天去看了场电影,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喜欢到影院看电影,因为在电影的那两个小时是最清净的时候。先说说这部电影吧,这是一部看懂了精彩,看不懂瞌睡的电影,故事讲的是年轻的比利,姐姐车祸做了大手术,但姐姐男朋友却在此时狠心抛弃了她,比利为了报复砸掉了她男朋友的豪车后从军,后参与了伊拉克战争,在一次遭遇战中,班长冲锋陷阵被枪击中拖走,比利为了救班长在混乱中冲出去击毙了恐怖份子,并和恐怖分子贴身肉搏,用刀割断了人的喉管,鲜血溢满现场,面目狰狞,刚好这整个过程被一部遗落的摄像机录下来,比利在美国一下子成为了英雄,在比利回国返乡的时候姐姐一直劝说比利离开这场伪正义的战争,并且为他找了心理医生,在比利徘徊选择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石油大亨、经纪人、以及啦啦队女孩,整部电影通过交叉闪现的手法,细腻表现了比利在选择过程中纠结彷徨抉择的心路历程。在权钱利益之下,战争与现实之间,虚荣和真实的环境下,从各个人物视角诠释人性。
在回国后的记者会上,记者问:“你们是如何度过闲暇生活的?”比利脑补了个画面,根据平时的表现,战友们应该会齐声说出:当然是想女人了。但现实是在聚光灯下,每个人都回答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答案。当记者问到比利,为什么挺身而出做出如此英勇的行为时,比利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本能的反应,对于战争来说,枪火生死本来就是很平常,比利上场救队长蘑菇,亲眼见到蘑菇死去,本身是一件悲惨的事情,但却成了英雄。这是对现实社会极大的讽刺,这是一个阶层分明的社会,也是一个看人看身份的视界,别人更多尊重你的身份而不是你这个人。
在这万众创业的大运动时代,没有几个头衔真的不好意思混,都是这个总那个肿的,以及各种大名号和头衔标签,借助这些头衔的势能,身份不同的人说同样一句话,在别人心里的份量就不同,待见也就不同,所以成功人士说啥都是真理,不成功说多了就是唧唧歪歪。
人生在世终要过这三关,名、利、情。名是第一位,人人都想听英雄事迹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当荣誉的光环一罩人就会被名利左右,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说别人想听得话,被媒体和道德绑架,看似光鲜其实傀儡。
回国返乡的比利林恩和B班的战友被人捧成了英雄后,一位石油大亨和B班队长在饭桌上一番对话,石油大亨骄傲于这场战争的正义,但队长却回复,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不正义,我们不伟大,我们只是喜欢杀人,我们的兄弟都喜欢杀人,就像你们商人喜欢赚钱,我们各干各的,石油大亨也觉得讶异,尴尬的走开。
在现实很难想象一个军人会说喜欢杀人,因为在国家的宣扬中军人的形象就是正义,是伟大的,是人民坚强的后盾。
但确实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本身就带着选择滤镜来看这个世界,是正义?英雄?还是侵略?杀人犯?
比利回家后,姐姐认为这是一场伪正义的战争,是权利者的私心,劝比利不要返回伊拉克,同时她怀疑比利心理有问题,要带他看医生。确实比利很有可能患上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它会让人不断闪现弄些画面,所以整个片子之所以采用交叉叙述的手法也很可能跟这个有关系,李安用第一人称视角真实呈现了这一切。
在中场演出,比利邂逅了一位啦啦队女孩菲娜,比利对她一件钟情不愿意失去她,当他最后跟菲娜说他不回战场的时候,菲娜说你是英雄你怎么能不回去呢?因为这番话比利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伊拉克,他本计划退伍,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战场,没有对错,只是选择,选择的背后一定是关于取舍。
就像球场商人说要开价买他这场英雄故事用于拍片的时候,队长和B班战友都觉得开的价格低了,但商人对比利说:有总比没有好,但比利说: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一点总比没有好,但是其实有一点不如什么都没有。好精彩的一句回答。
我们身边也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好为人师的朋友告诉我们,这个要这样那个要那样,有时候也不确定,好像他们讲的有道理但自己又好像不是很确定。
人因为环境而生存,我们人类所有的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在人群中,每个人都会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其实每一个人所说的都是他自己的经验,但是路是每个人都不同,路也不会有人替我们走,路是走出来的。
比利最终还是回到了伊拉克,正如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
他在纠结、彷徨抉择中选择了回到战场,可能菲娜只是喜欢英雄不是比利,可能比利真有创伤可能回到战场就是正常,可能商人的战场在商场,军人的战场在战场。选择其实没有对错,只要准备好了接受选择后的结果。
人活着都在找自己,就像电影里如果作品中蕴含着称得上感受的东西,那必定不是创作者所为,而是观众发现的,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我们想看的。或许我们算那个自认为能发现什么的观众,你也一定有过,想急着证明自己。也一定有过如同《让子弹飞》里边小六子的冲动,恨不得刨腹证明自己真的只吃了一碗粉……
比利林恩也好,小六子也好,不过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急着想去证明,而丢失了自己。
就像刘瑜说过:一个人看到一个事物并不等于能看见它,人们往往需要穿过重重固有的意识形态看见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视而不见”其实更合乎许多人的惯性。
所以呀,别人在不看好我们的时候,只不过是我们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才会用闲言碎语阻止我们的好的变化,事实上,我们证明给自己看就好了。
坚持证明自己的人是亲手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大部分沉睡而不自知的人的人生却是在别人的闲言闲语中画地为牢。
只不过要问问自己,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