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花开花落》第一部 童年时光

第八章 童年8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九章 童年9

在县城的西南,有一个名叫火神台的地方,每年的大年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一都会举办大型庙会,这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为什么叫火神台呢?我的家乡是一座历史很悠久的古城,有很多的历史名人。传说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就在我们那里发明了钻木取火,使得远古的人们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这燧人氏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称他为火神,并且为他修建了陵墓,唤做火神台。以供后来人祭奠,渐渐地时间久了,人也越来越多,也形成了固定的时间,到如今不知传承了多少年,已成为中国十大庙会之一,那就是火神台庙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中午来到了火神台。这是一片很大很大的地方,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老远我就看到了火神那巍峨的雕像,后面是一个高高的土堆,像一座小山。上面有一座建筑,看上去像个院子,应该是个庙。下面正有很多人,踩着铺好的台阶往上走,密密麻麻的,离远了看就像一窝蜜蜂在蠕动。

  “要看车吗?”旁边一位有老大爷问到

  “多少钱?”我爸爸双手扶着自行车,问到。

  “我这都比其他人便宜,两毛钱,里面都要五毛哩!”老大爷表现的很热情。

  “好吧,就放你这吧”。爸爸向前看看拥挤的人流说道。

  “好嘞!你放心,哪怕你是最后一个回来的我也给你看的好好的,生意人做的就是一个信誉,你说是不?”老大爷边说边从爸爸的手里接过自行车,推到路边的草地上。

  “给!拿着,这是你的车牌,可别丢了,放车的人多我年纪也大了记不清,怕到时候说不清楚。”老大爷给了我爸爸一个圆圆的小铁片,上面用油漆写了一个数字6。

  这是车子的记号牌,一辆车一个,按照数字顺序挨个排列。一般都是有两个,车主一个,另一个栓在车把上。等到回来取车的时候和车把上的号码一对,两个一样就可以把车取走了,很方便。

  干这小生意的多是附近村上的老人,妇女,趁着每年一个月的庙会给别人看车子,挣点零花钱。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只不过价钱翻了好几倍,如果是小汽车的话就给你找停车位,一个一天要十几块呢。

  “好,我知道了”爸爸从兜里摸出两毛钱来递给老大爷,将车牌放进了口袋里,并且拉上了拉链。

  “你想去哪玩?”爸爸问我

  “我想去那个大土堆”我向远处指了指,以前这地方我也来过,但从来都没上去过。

  “还有老远呢,慢慢逛吧”爸爸对我说,我没有说话,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着,点了几下头。

  我在前面走,爸爸在后面跟,人很多,挤来挤去的。路两边有很多小商小贩,面前的货架上摆满了五花八门的东西,玩具,头饰,工具等等,长长的一排看不到头。

  空气中充斥着小商贩的叫卖声,人们的讨价还价声,各种嘈杂声混成一团,好不热闹。

  “来,看看,新进的玩具枪,便宜两块钱一把”一个卖玩具枪的小贩对我招手。

  “过去看看好不好,好的话给你买一把”爸爸在我身后说。

  我来到那小贩的摊位前,上面一层层的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枪,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带塑料瞄准镜的,其实就是两个普通的玻璃镜片,一点用也没有。长的玩具枪有好几十公分长,看上去十分逼真。短的就是手枪,完全按照真正手枪的样式做的,还能拉动上膛,不过打的都是BB弹。握把里还有一个弹夹,里面能塞下十几个子弹。

  那时候的农村基本每个男孩子手里都人手一把,上哪都天天带着,睡觉都要拿在手里,十足的宝贝。有了这手枪,整天神气的不得了,学着电视里那些拿枪警察的样子,冷不丁的突然从身后拿出来顶在那些更小的孩子头上。

  “别动,我是警察!”

  有些一两岁的小娃娃哪里见过这阵势,忽的被一个硬邦邦的不知道啥玩意儿的东西碰了头不说,还被面前比自己高出大半截的陌生哥哥一句话给吓得愣住了,一双小眼睛瞪得像快要吹破的气球,眼泪在眼眶里不停的打着转儿。

  “哇!”小家伙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在屋里做饭的妈妈听到孩子尖锐的哭声,扔下手里的锅铲就慌忙跑出来。

  “又是你这打不改的小崽子显摆你的破手枪!”

  说着顺手抄起旁边的一根树枝,对着那调皮的孩子连追带打。惹得一条胡同里的狗都不停地狂吠起来。

  有时十几个孩子还会聚在一起玩警察抓贼的游戏,当然手里有枪了都想当警察,没办法剪刀石头布决定吧,赢了的趾高气扬,输了的垂头丧气,不过只要能用上手里的枪也就不在沮丧,你追我赶,你藏我找,玩的不亦乐乎。

  儿时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现在有时在家还是会看到几个孩子玩着同样的游戏,枪里的子弹打完了,就目不转睛的在地上找打出去的子弹,捡到几个就塞进弹夹,拉动上膛,扣动扳机,“啪”!

  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熟悉却又模糊不清。

  其实,儿时的玩具枪可不止这些塑料壳子做的,有一种我们称之为“砸炮枪”的自制木头枪,现在也见不到了。这砸炮枪打的是砸炮,就是用和火柴头差不多的材料做的,做成一个个的类似药片的样子,但是扁平的,一排排的铺好粘在一张纸上,随便找块砖头用力砸上去,就会发出“啪”的一声,还会闻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这砸炮枪呢是用木头加自行车链条做成的。找一段一头弯曲的木头,用小刀收拾光滑,在弯曲的地方找一根钉子斜着穿透,然后尽量弄得有点活动的余地,底部要做个弯儿,方便手指抠住,这是枪的扳机。枪身就用不用的自行车链条做,找个一小节,一个个的拆开,然后整齐的前后排好,链条上下各有一个小孔,是放链接销子用的,找一根铁钉穿起来,两头砸死,做好的枪身固定在木头底座上,一个砸炮枪就做好了。玩的时候,在链条孔里塞上两三个砸炮,然后用几根皮筋一头套在链条的中间,一头栓个平头的钉子,插进孔里,向后拉挂在扳机上,用手轻轻一抠,皮筋带动钉子紧紧扎进链条孔里,挤压里面的砸炮。

  “啪!”声音还是很响的。

  有的孩子调皮,孔里塞的砸炮太多,那时就不是响了,而是炸了,能把铁钉穿死的链条都能炸开,还是有点危险的。

  到后来就出现了塑料做的砸炮枪,木头链条的也就没人做了,现在可以说成是“技艺失传”,再也没人会做了。


第十章  童年 1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0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0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1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75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7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48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7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8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7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1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