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里有个经典的“沉船问题”——假如在大海里,发现自己的船在缓缓地下沉——这个时候,到底是停下来修船,还是跳入海中,游向下一条船?
首先要看的,自己这条船窟窿到底有多大,能不能补。(A)
第二要看的,对面的另一条船是不是真的靠谱,是不是海市蜃楼。(B)
第三要评价的,到底有没有这个体力,游过去。(Z)
这就是AB的Z打法。
举个例子:你是从事工业自动化销售行业的小企业主,作为传统的关系型运作模式,随着竞争加剧,发现自己公司销售越来越困难,今后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如果想转行进入编程教育培训行业,该怎么办?
首先,工业自动化销售的靠关系营销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增长放缓、监管加严的确变得不好做,这船是有窟窿。
如果对于新的模式摸索还不清晰,补窟窿的能力就不够。此刻,企业选择“关停并转”都是可行的(关闭、停止运营、合并并购、转方向)。
其次,编程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加上近年来网络教育,生存空间也被大幅挤压。所以如果没有很充分的竞争力,直接开始可能风险不比原来业务小。这就是对面的船靠不靠谱的问题。
如果直接从编程教育行业的基层进入,那就意味着有至少2年的学习期,还不一定能学到真东西。因为你学习那家企业也未必太好。这就是你是否能有钱,有能力游过去的问题。
综合本文前面所说AB的Z打法。 可以把修好船作为A计划,把编程培训行业做B计划,然后把当前公司维持不死做Z计划 。先积极的思考、寻访拯救公司的可行性,花个半年时间研究软件培训领域,或者更多可能性。然后找到靠谱的人维持公司状况。
带着这个觉悟,类似的切换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总结:
遇到转行的问题,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这条船哪漏水?一定会沉没吗
2.对面的船,会更好吗?
3.我到底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能游到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