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在过去好像不需要回答,似乎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是生活的应有之义。但是时光流逝,世界变迁,到了今天,拥有读书习惯的人似乎越来越。因此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又有了讨论的必要,那么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阅读的好处。在书中,周国平老师总结出了阅读的三大好处:
阅读的第一个好处是,她可以养心。而且这养心的同时可以养生,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书读多了心灵世界就更丰富,内心更加的充实、宁静,也就不容易陷入到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中去,没有烦心事,也就没有过分的忧虑,自然身心健康。阅读的第二个好处是,她可以救生,也就是拯救生命,拯救心灵,它可以为人解惑、消灾。人生在世,苦恼极多,有的人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一时想不开,会选择寻短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坐井观天,眼界狭窄,不懂的跳出来看问题,把自己局限在眼前。而爱阅读的人知道,用书中的知识来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就不容易让自己走死胡同。阅读的第三个好处是,他可以“优生”。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意思是多读书可以帮你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教育你更好的教子育人。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爱读书,文化氛围就会好,孩子就容易受到熏陶,也变得爱读书。相反,如果父母不阅读,再要求孩子爱阅读,有些天方夜谭了。
读书的信念。既然知道了读书的好处,我们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让自己变成一个好读书的人。真正做到手不释卷,与书相伴的人永远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缺品。我们普通人不必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读书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部分,读书贵精不贵多。所以周国平老师指出,判断你是不是一个读书人,真正重要的标准并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不是读全了,而是要看你有没有读书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非最好的书不读。
衡量一本书价值的标准。在《人生哲思录》中,周国平老师分享了他的选书经验。他说,含金量高的书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这本书要言之有物。有它想要传递的独特的思想,特别的感受,这些内容让这本书和其他的书不一样,是她的个性。第二,这本书要文字凝练,不写废话,如果一本书的形式上足够简洁而能够把事情说清楚,把故事讲精彩,那就更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会让人过目难忘,值得一读。除了这两点,可以用来衡量一本书的价值,还有一个标准更加的感性,也更有画面感,那就是周国平老师总结的“读完好书,自己有一种特别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就是书写和创作。”他说:“我读了一本书,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的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当我们学会了分辨好书的标准后,你会发现真正经典的好书,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是历久弥新,常读常新的。你也会发现,这些经典好书大多是大师的作品,或者说换个角度理解,正是因为写出来这些经典好书,这些作者才被认为成为大师。那么面对这些大师的经典作品,我们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态度、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阅读呢?对此,周国平老师也给出了他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学会和经典对话,用一种对话的方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与其盲目崇拜大师,不如先把自己的位置放好,就好像和书的作者面对面聊天一样,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去看这些书,看看自己有哪些体会。如果真的这么去做了,你就会发现,对于这本经典著作,你会有共鸣,也有抗争,也就是说,书中有的内容会被你认可,产生共鸣,而有些部分你可能并不同意。其次,在阅读经典的时候,要记住八个字,不求甚解,为我所用。不求甚解,指的是用读闲书的心情去读经典,不要被它的名头吓到了,好像必须得正襟危坐、焚香沐浴才行。其实,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页每一句,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不用拘泥某些具体的内容看不懂看不下去,这都不是关键,对于经典,尤其是高深晦涩的经典,我们领会其中的大意就足够了。为我所用则指不要思考书中的字词句,好像非得把一句话一个词的潜台词挖出来不可,恨不得把作者找来当面问个明白。有句话说的好,一本书写出来就不属于作者了,而是属于读者。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把读的书当成我们自己成长的养料,结出自己的果实来,而不能只是去摘取作者的果实。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拥有的阅读经典的态度:那就是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