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蟑螂属于害虫,它们生活在荒郊野外是比较自然的事,那样就能远离人群居住区,与人类保持互不干扰的距离比较好,老鼠臭虫蚊子也一样。提起老鼠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好几次捕捉老鼠的经历来,大约八年前立罢秋,天气正逐渐转凉,一天下午从外面回家,一进门发现一只老鼠出溜一下从客厅窜入了厨房,我顿时吓一跳以为是只黄鼠狼,静下来一想估计是只老鼠,个比较大而已,动作却十分灵活。我放下手提包定了定神,抓捕思路迅速在脑子里闪过,我迅速走进厨房,关上厨房门,这样老鼠和我就在同一个局限空间里了,我打开厨房的灯,慢慢搜寻老鼠的踪迹,忽然操作台下面有了动静,看来这家伙沉不住气,想赶紧逃跑,于是我故意咳嗽两声顺手抄起了擀面杖,一边咳嗽一边敲击操作台台面,吓唬吓唬老鼠好让它主动跑出来,约莫过去半分钟没一点动静,这时为了抓老鼠我精力高度集中,把耳朵竖起来听,忽然橱柜下面扑通扑通响起来,紧接着老鼠冷不防从橱柜下面跑出来一溜烟进了洗衣间,我屏住呼吸一个箭步进入洗衣间将门关上,这样老鼠和我在狭小空间里相遇了,我左手操起门后的扫把右手捏着一块抹布,观察着动静,突然惊慌失措的老鼠从墙角窜到天花板上,感觉无处可逃迅即又从天花板窜到地面,此时老鼠应该十分紧张,使出了浑身解数企图逃离,它上蹿下跳了一阵子,体力消耗很大,我挥动着扫把对准老鼠猛地砸过去。
回想小时候经常同玩伴们一起抓蛇抓老鼠,实在没什么可抓就去池塘里抓老鳖螃蟹,所以抓老鼠对于我轻车熟路,纯属一碟小菜。果不其然,不到一分钟紧张的老鼠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看上去体力不支,没费多大劲就活捉了它,这只老鼠个不小足足半斤重,搁在广东人一扒皮就红烧了,一盘下酒好菜,中原地区没有吃老鼠肉的习惯,光是想一想老鼠那瘆人模样就感到吃起来难以下咽。
一只大老鼠就这样被消灭了,初战告捷,屋子里恢复了平静。好景不长,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一天中午我正在吃午饭,客厅沙发下面有响声,响声很明显感觉是个小动物,果不其然不一会从沙发下面跑出来两只老鼠,看上去个不大但动作很迅速,眼看着哧溜一下窜进了次卧,我追过去关上卧室的门继续吃饭,午饭后我用同样方法将这两只小老鼠活捉了,下午我仔细分析短短的一礼拜小老鼠是如何诞生的,时间这么短,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从外面钻进来的,于是我仔细查看了所有小老鼠能钻进的地方,发现唯一的可能是入户门的下门缝,用尺子一量门缝一点五厘米,足以让小老鼠钻进来,我迅速找来木板钉子,立刻将门缝钉上木板,留下的缝隙顶多只有0.5厘米,再小的老鼠也很难通过,第二次战役宣告结束,生活重新安静下来。
周末上午由于加班我睡了个懒觉,一大早小雨淅淅沥沥下着,窗外雨滴落在窗台上滴滴答答,一觉醒来上午九点左右,没有了雨滴声响,雨好像早停了,忽然靠近飘窗西边放米面地方,有不规则响声,仔细一听是老鼠吃东西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很清晰很容易分辨出来,跟小时候夜里,黑屋子粮仓老鼠制造的响声一模一样,咯吱吱、咯咯吱吱、咯吱咯吱,... 。我翻身下床,光着脚走进声音,屏住呼吸仔细听,果真是老鼠在一只袋子里啃吃东西,我用两只手猛地抓住响声的源头,顿时感觉到软乎乎的,再使劲一摞,不放心又摞了两下,慢慢解开袋子,定睛看一只中号老鼠早已气绝身亡。一上午我搜寻附近能够拱进来老鼠的漏洞,发现最西边一扇窗户被老鼠咬了一道宽宽的缝,顺着缝隙老鼠很容易钻进来,于是我找来两个钢丝球,把缝隙堵得严严实实,这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那一天起,大约八年时间过去了,屋子里再没出现一只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