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会一天天地老去,曾经在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父母也一样。子女如何面对老去并终将离去的父母这一事实呢?本书通过讲述作者自身经历,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一、父母教会子女人生意义
1.父母无法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1)孩子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选择
2)父母能做的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
2.父母的老去让子女重新思考生命
1)人类的幸福是什么?
2)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3.父母的离去让子女看到并学会接受自己的有限能力
4.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让父母发现子女还需要自己
5.活着就有价值
1)人生只进不退,总要面对青春不再的现实
2)从年龄增长中找到值得肯定的意义
3)不要用生产力来判定人生的价值
6.即便已经去世,父母也会影响子女
7.面对死亡,父母仍然希望活得像自己
二、子女要接受现实
1.接受父母真实的模样
1)接受父母的身体状态和行为
2)聆听父母的倾诉
2.承认“活在当下”的父母
1)尝试接受父母的话
2)不必在意过去和未来
3.关注当下,重新面对父母
4.看清父母真实的模样就是尊敬
1)看到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父母
2)不刻意美化,不戴理想的眼镜
3)好好把握、融洽地度过每一天
5.接受并非“无所不能”的父母
6.注意父母最好的一面
1)接受当下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过去的父母
2)病人比健康的人更加贴近人生的真理
三、子女与双亲建立良好关系
1.子女无法让父母幸福
1)子女应该清楚自己能为父母做到什么和不能做到什么
2)人无法真正带给他人幸福,也无法通过别人获得幸福
2.不要阻止父母想做的事
1)明知做不到而努力尝试,让人产生活着的喜悦
2)想做什么应由父母来决定,子女适时陪伴即可
3.不要期待父母的“谢谢”
1)子女为父母的付出不应该指望父母能理解
2)父母依然健在就是对子女最好的感谢
4.陪伴在身边是对父母最好的支持
5.不要勉强父母想起过去
1)“老化”本身是一个过滤器
2)因为某些理由而忘记,又因为某些理由而记得
3)没有危险的前提下,不必纠正或强迫记起来
6.不要对父母激动
1)子女情绪背后的原因并不是父母的行为
2)情绪无法改变父母的行为
3)争执无法改变与父母的关系
4)照顾父母的辛苦不需要通过情绪向外界传达,需要帮助直接开口就好
5)放弃争执是改善与父母关系的有效途径
7.注意与父母沟通的方式
1)从对方“动静纯良”出发看问题
2)努力把话说清楚,以免对方误会
3)发现行为背后的心声
4)放下身份面具,以“人”的身份听父母说话
8.无需计较对于父母的付出
1)子女无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在该做、想做和能做的事之间,子女只能找到能做的事
3)要做自己能为其他人做到的事情,而且不需要期待回报,甚至连口头的感谢都无须期待。
9.照顾父母不求结果
1)照顾父母时无论发生什么,只能接受
2)照顾只有如何做,没有为什么
10.体会照顾父母的喜悦
1)虽然父母在慢慢老化,但子女应该感受昨天和今天相同的喜悦
2)父母活着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3)与其等别人的“谢谢”,不如自己说“谢谢”
11.我们需要“互相协助”的社会
1)让做得到的人,在做得到的时候,尽力协助他人
2)社会所有的人都能够互相帮助髂,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贡献
四、乐在当下
1.活在当下,体验人生
1)不到当下,就无法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
2)放弃预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3)人生重在体验,充满效率的生活没有意义
2.人生不需因为所剩时间不多而改变生活方式
3.人生不要拖延
1)想做的事要趁能做的时候马上去做
2)无须计算时间的生活是指享受当下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