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法则是遵循人性。人都需要被尊重、理解,都要面子。
面对任何一个孩子,首先都需要了解父母的工作、文化水平、教养方式、经济社会地位及孩子本身的成长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的成长。
今天阅读中了解到几种家长类型:祖父母型家长、强势家长、弱势家长。每种类型有每种类型的特点。
总结下来,一个沟通原则:前提是尊重理解,基础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个沟通方式:先扬后议 ,给家长孩子留足面子。
想想自己有两个严重不当的沟通。一次放学,家长来接孩子,这个男孩叫小烁,在班里非常淘气,不尊重同学,经常说一些不当言语,人际关系很差,同学都不喜欢他。在这次放学,我突然跟孩子妈妈提起,毫无征兆,没有任何铺垫。本来家长就对孩子课上的表现不满意。听我说完后,家长说:“老师在这呢,王举烁,你给我记住了:不准有下次!一个巴掌落下去。”当时我很震惊,顿时觉得非常尴尬。 对于孩子几周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和家长沟通,自己在平日里,想办法帮助孩子,在放学时突然发难非常突兀;沟通的方式没有给足家长面子,让家长下不来台,只能把情绪的宣泄于孩子身上,。先说一说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在讲究方式地说一说孩子的问题,提一提建议。当时秉承着,我是为孩子好,把情况告知家长,想得不够周全。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自身、家庭、学校合力作用的结果,老师不能大包大揽,一定要充分发挥家长、孩子的作用。
还有一次线上课,猜成语的过程中,一位家长,上网查答案,告诉孩子,孩子抢答,要加分。这一波操作,我非常愤怒,直接就火了:“文继轩!自己思考!” 下课这位家长还提醒我加分。我真是火冒三丈!没给加分,心里想:跟孩子一起作弊,还要奖励!孩子学还是你替他学!后来家长在群里说看着着急。我当时没有任何回复,只顾着愤怒、不解,没想着去认真沟通一下。后来这位家长应该是觉得太没面子了,把课程延迟上。在沟通方面,我是欠缺的。其实应该理解,这位家长是非常负责人的,一直陪着孩子上课,应该多一些表扬鼓励,家长也是需要表扬的,获得成就感、动力。对于家长主动说出原因,我应该表示理解,对孩子和家长的表现多一些表扬,在此基础上提一提专业的合理化的建议。 比如您一直陪伴孩子学习,非常难得,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妈妈。为您点赞!轩轩的学习状态也特别好,上课认真,作业及时完成。您监督的好!轩轩本来就聪明,我们需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想出来,这样印象更深,学得更扎实。我想这样沟通完,家长很容易接受。真正的为学生考虑,对家长的付出给予肯定,给足家长孩子面子。
吃一堑长一智,持续学习,从改变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