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壬寅虎年,今天是所有母亲的节日,在以前都是叫“妇女节”,不知不觉有个“女神”的词语成为女性的潮流,三八妇女变成大众口中的“女神节”,但中国的传统我们不得改变,在我的心里还是“三八妇女节”,在新时代里,不那么潮流,但这是我们的传统,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忘根,不忘传统。
三八节这一天作为一名80后妈妈,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的妈妈(平时称呼她“老王”),我比较调皮,随时给妈妈起一堆绰号老王、王老大、王咪咪.....,我的妈妈身高162cm ,一个温文尔雅的传统女性,在我的记忆中,经常听她说起她的体重50Kg,在我小时候,50kg觉得很胖很重,直到我上大学才知道妈妈的体重和身高是标准身材,性格属于很温柔,待人友善。在50年代出生,在她讲述她的学习之路得知当时文化大革命,斗地主,牛鬼蛇神,在她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被拉去斗地主了,读到二年级,终止了学习之路,妈妈有双巧手,绣花、缝纫,在当时他们那个地方真叫一个“厉害”,以前的男士帽子(就是有帽檐的那种),当时外公有一个,戴旧了,她拆开研究一下,自己用不穿的衣服裁剪后做了几个,大家评价都不错,她开始选用新布料正式开始做,前面做的都是送给亲戚试戴,后面她开始做了卖,就这样妈妈用自己的双手获得了第一桶金,她的帽子很好卖。
妈妈有姊妹九个,他是排行老大,在哪个贫穷的年代,妈妈用卖帽子的钱给弟弟妹妹交学费。妈妈是一个内心纯洁的大姐,没有什么坏心思,一心就为家庭分担,姨娘和舅舅大家都说妈妈老实,但我觉得不是老实,妈妈是“大爱”,在姊妹九个中弟弟妹妹对她都是很尊敬,不争不抢。
我的妈妈不仅会做帽子,还会做衣服,在妈妈没有结婚前他做的衣服很漂亮,妈妈和爸爸结婚后,因为爸爸这边,奶奶在爸爸出生后没有多久奶奶就去世了,爸爸是爷爷带大的。后来妈妈没有缝纫机都是用手工缝制小衣服给我们穿,我们有姊妹三个,小时候的时候都是妈妈给我们三个做,别的小朋友特别羡慕。
舅舅知道妈妈缝纫技术很好,舅舅在大城市工作,给妈妈1000多元买台缝纫机,但妈妈没有按照舅舅的心愿去买缝纫机,而是买了4个小猪仔,当时妈妈为了节省开支,把舅舅给她买缝纫机的钱换成小猪,当时我年龄小不知道,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才明白舅舅的真实想法,还有妈妈她为什么这样做。
妈妈大我30岁,也就是说妈妈在30岁生了我,我在家里排行老三,我上面有哥哥、姐姐,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所以比较黏人,也比较黏妈妈,我自然也是很爱妈妈,小时候我们吃饭菜,什么菜好吃就吃什么,妈妈都是吃米饭多,吃菜少,因为她把好吃的菜留给我们吃,每次都是我们吃饱了,妈妈才吃我们吃剩下的。她很节约,从不倒剩菜剩饭,从我当了妈妈以后,妈妈对我们的爱,才慢慢体会,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年级的一个早上,天还没有亮,我早早起床,当时的老房子是木房子,有个阁楼,我们孩子都是住在阁楼上,上楼要撘个木楼梯,在睡意迷糊的时候,摸到楼梯的一侧,我就开始往下踩,咣当一下掉在水泥地板上,当时就摔晕了,妈妈住在一楼,听见我掉下来,妈妈慌忙抱起奄奄一息的我,吓呆了妈妈,她手掐我人中位置,经过半个小时,我慢慢苏醒过来,当我睁开眼的时候,躺在妈妈怀里。不知道发生什么一样,天已经亮了,突然想起自己上学,后面过来一会儿一直开始吐,后面妈妈带我到村里的一个没有医师资格证的意思看了一下,大概看了一下“脑震荡”,后面打了个小针,就回家了,妈妈带我回家休息一天就去上学了,现在回想以前,农村的医疗真呢是耽误了多少病情。
舅舅是一个60后,走出大山的大学生,他一直跟妈妈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给我们读书,受教育,交不起学费,舅舅帮出,在童年的时候听舅舅对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们“好好读书”,多年后才理解“好好读书”背后的用意。
妈妈是一位勤劳,也是独立的女性,她从不拖累儿女,什么都是为儿女着想,妈妈吃了很多苦,操持家务,田间地里的忙,在土地贫瘠的家乡,勤俭持家,让我们吃饱穿暖。
现在已经66岁了,还在上班,叫她不要去上班,她告诉我人闲着人会变得无所事事,身体也会出问题,作为儿女我又心疼,又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对妈妈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工作的原因,一年有时见不上一面,只是电话、微信,老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给她买什么她都是各推脱不要。每次只能悄悄的给她买。
妈咪我想对你说---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