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母亲打电话,因为母亲的一句话我又发火了,发火的目的是希望母亲能改变,但是明知道她改变不了,为什么总想改变呢。
母亲从小体弱多病,现在七十岁,一眼看上去就是老弱病残的那种人,身材瘦小,从背影看就像个八九岁的孩子,脊椎弯曲变形,使得肩膀测斜,腰部前突,所有人看来她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但是她执意坚持只要自己能动一天就自己过,绝不拖累子女。
写到这里,母亲为什么不愿意拖累子女,她的存在会给子女带来不便,她不愿打扰子女,更为关键的是,她知道每个子女都嫌弃她。她特别在意别人是否看起她,哪能捕捉不到子女对她的嫌弃,何况,很久前她说过,除了大姨对她没有一丝的嫌弃,其他人都对她不够好,包括父亲,包括四个子女。刚开始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很难过,觉得母亲不信任我。后来我认识到,我确实嫌弃过,小时候一看到她生病的样子就难过,不是同情,不知为什么没有同情,而是嫌弃,怎么又病了,病了还哼哼呀呀,让人受不了。再加上动不动就批评我不学习,对母亲还有恨意。后来上高中离开家才感受到对母亲的思念,体验到母亲对我的爱,无论她多么瘦弱无力,都会不辞辛苦做我喜欢吃的,还为我储备上学时的备用食物,怕我舍不得吃挨饿。所以后来才懂得感恩,我的母亲,无论身材如何长相如何健康如何,她都做到了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合格的母亲。
今天发火是因为她说“活得越来越傻,机灵的人在你爸去世两三年就应该跟着走了,这都五年了我还这么活着,本来就经常生病,活得像个傻子、无赖。”一辈子了,总是这么悲观,总说自己的不好,总说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怎么就看不到自己一丁点的好:一生下来就有病,有外公外婆疼爱,有大姨二姨保护,找了身材好又勤奋的老公,生下四个健康的孩子,家庭平安和睦,邻居们村里人都没有这么好的福运,她怎么就总是抱怨身体不好,别人看不起呢。现在又说这样的话,认为自己健康也是有坏处了。我接受不了这样的观念,一口气全盘托出。责备父母的悲观,也是我自己的防御机制,还是没有接受母亲的全部。
习惯于指责,是大脑的一种模式:大脑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是情绪脑的中枢,杏仁核在冲动的情感压倒理智之时会扫描每一种应对烦恼的经验。杏仁核发出的紧急信息,往往是把过去的情绪记忆与现在的实际进行了草率的匹配,它扫描以往的经验,对当前情境与过往情景进行比较,如果当前状况的某个关键要素和以前的相似,它就会产生“匹配”的判断——这就是神经回路反应比较草率的原因,它在全面确认情况之前就采取了行动。
也就是经验中只有责备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有情绪后,就会选择最原始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