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西达雅
小说家、评论家杰夫・代尔( Geoff Dyer)这样说过过:“20岁时,我想年轻时我没有耐心读的书,到了中年我就会读;但现在我41岁了,我发现自己竟没有耐心读20岁时读过的书。”
这就是我对《穷忙》这本书的感觉。我是第二次从图书馆借阅这本书了。
第一次是在去年,借回来后读了一部分,大概十分之一不到,便看不下去了。当时觉得这本书翻译得太生涩,这是一本纪实类采访汇报,里面有很多案例和数据,而且皆是外国人名,看了好几页把出现过的人物姓名、工作和经历都混在一起了。另外书中又用了很多描绘性的语言,比如住宿的环境,比如工作的性质等等,让喜欢看故事情节的我没了阅读兴趣。
而就在两周前,我去图书馆借书,一开始希望借阅的书在书架上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便放弃了,打算随便借几本,然后鬼使神差地,又拿到了这本《穷忙》。不过此时我已经完全记不得我曾经借过这本书了。
现在,我居然津津有味地在看这本书,而且第二次的阅读感受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我想第一段话完全说明了读书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给读者的感受也不同。
我认为这种变化,大概是因为心境已经改变了。今年3月,我开始持续写作日更,这就意味着我需要不停地输入输出。看书的心情已然改变,不再是习惯性地选择易读的书籍,而逃避艰涩难懂的读物。
阅读这本《穷忙》,我发现可以搜集更多的材料,看更多的世界,有更多的体味。尤其是对于书中描写的美国穷人的生存环境,对他们得不到合法身份,只能躲藏到遥远农场做苦工的悲惨境遇,以及美国制度中的各种不合理,都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很多人都说,美国穷人能有多穷,他们的最低时薪都至少一个小时五六十人民币,而我们中国呢,十块钱不到,我都愿意到美国打工赚钱,不用多久就能回村里盖一栋楼房。
如果是这样对比,确实是的,美国的穷人和中国的穷人确实存在于两个维度,两个穷的概念已然不同。我们的贫困户可能还住在木棚子搭起来的漏雨房屋,而美国的贫困户却要求电视冰箱必须是标配。
书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建议我们要把美国贫困问题放在美国社会中去看待,这样才能觉察到差异。
书中讲述了几个普遍的穷人群体:墨西哥的偷渡移民、亚洲人、非洲人等。
墨西哥的移民偷渡到美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工资高,他们从边境进入美国,蜗居在边境农场里,受到农场主和商人的剥削,以最廉价的工钱赚钱攒钱,当然这个最廉价的工钱在他们眼里已经比在自己国家好太多,他们也是普遍的想法是,赚了钱寄回老家,改善家人的生活。而他们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好过,住最简陋的工房,没有医保,生病了付不了昂贵的医疗费只能忍等等。
而亚洲人有好多是本身在国内拥有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而后移民美国的。但在美国他们可能用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合法工作,所以就干起了洗碗、端盘子等比较低级的劳动力。所以就环境来说,也属于穷忙范畴。
这本书揭露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即便每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也依然很难跳脱原来的阶层,过上更好的日子。美国梦只是少数人实现的梦想,也并非遍地是黄金,外国的月亮也并非比较圆,月有阴晴圆缺,世事难料。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0天(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