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焦点中级47期王建华2024年2月15日坚持分享第165天
今天和先生一起陪着妈妈回忻州古城,这里可是妈妈出生长大的地方。
妈妈是地主家庭出生,家里曾是三进院落,大约有两亩地大。曾经在文革之前被经租出去,后来经过我的父亲又把手续要了回来,所以,这个院落是我在忻州的归属地,因为这里有姥爷在,还有一个情商非常高的后姥姥,总是用非常亲的语言称呼着我们,所以,也不太区分出亲疏远近,感觉这个家里姥姥在,就有热情的声音,热乎乎的饭,这份热情也延续到我家先生,我的孩子。后来,随着姥爷姥姥的过世,由舅舅掌家,我们也逐渐回得少了。
就是在前五六年、六七年,就是这片土地,市政规划为忻州古城,而姥爷家的三进院落也成了拆迁户。
今天,重返故里,街巷翻新,旧邻星散,竟是物非人非两茫茫。和妈妈指认着,哪里是姥姥家,院里那棵大几十年的枣树还在,依着树,判断方位,院子,但早已变成了古城新修的景物,甚至一部分变成了一条街道。真是时移世易,景物皆换,还未沧海桑田,但人事全非。
陪着妈妈再往前走,有一条巷子,妈妈指认着,这是她的姥姥家,叫聋哑巷子,近九十岁的妈妈推着助力车,用手指着那条巷子,眼睛里的光和发出的声音,依然那么深情,“这是我姥姥家”。听妈妈讲她小时候她的姥姥带着她的故事有几十遍了,只要触及到,马上她的情绪就流露出来了,原来感情几十年真的一点一点都不会变。
再往前走,看到了天主堂,妈妈说,天主堂的院子非常大,在她上学的时候,她们在天主堂的院子里做操,天主堂里也特别大,还有一排南房。我从来没有进过天主堂,从外形看不出里面的大小,但天主堂的院子早已变成了一排仿古建筑的商家房子。但天主堂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依然巍峨嵩立,重新粉刷过看不出历史的痕迹。
再往北就到了城门洞,新修的瓮城,但那个靠北的城门洞却是历史悠久。我记得,小时候,只要穿过城门洞就到了姥姥家。因为妈妈步行已不短,我们没有再靠近城门洞,只是在避风的地方,把助力车打开让妈妈坐下歇歇,看着热闹的人群,玩耍的孩子,边走边吃的路人,我就在感叹:昨是今非,万象更新!
是啊!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随时变迁着,我们也在随着世事的变化,变化着。而此刻最要做的是珍惜变变化的世界上亘古不变的情,这份情几十年不变,并且变成故事一代一代地传承地讲下去,就变成了家族的文化。
爱你!我的妈妈!你给予我生命,你更给予我厚重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