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十七)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会自动地充分表露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摘抄】

儒家修养强调中正、冷静、稳实,主张理智管控情感,《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但这是人生修养的一种境界,城府很深的人才能做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实际上,人总处在自我性情之中,有重大影响因素的时候,人的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流露出真情实感,除了父母亲情外,其他利益攸关的事都能诱发出真实情感,如范进中举之后喜极而疯。

【感悟】

亲丧则真情毕见,无有不能自尽者;致诚于情,致诚于事,无一念之不实,无一事之不尽,亲亲、仁民,爱物无不尽致诚之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