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已”所想到的
昨天在一个群里,有小伙伴对《好好学习》这本书提出这样的评价:
这本书里面谈论的很多东西,其实其他人谈过,只是(这本书)用了一个专门的词表述而已。
其实,这句“而已”说出来的时候,有种“不就是”的心态隐含其中。
披萨不就是大饼上摊了点儿奶酪和肉而已!
寿司不就是放块鱼在米饭上而已吗!
这种心态我感觉是有点儿问题的,主要问题就是这样的思维使自己不再深入思考。当说起“不就是”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在喋喋不休的告诉你:A就是B,所以,你已经知道了。这样,你的认知可能会因此而止步不前。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感觉——“我在鄙视这种观点”,这个感觉让我感觉很不安,观点就是观点,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尤其是在我没有搞清楚对方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如果直接用批评抨击的语气和心态指出——
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这种论点和心态应该才是错误的。对于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聚合”思维的作用,把新事物和旧有事物关联起来,加速加深自己的理解,如果在归并总结以后,再进行细分其中的不同,则对自己认知深度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正如有人说《好好学习》里面谈论的很多内容,在其他书籍中也有论述,只是用了不同的名词罢了这样的论断。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他的观点而火冒三丈。而是关注:
- 其他书籍是哪些书籍,是和《好好学习》一样谈论个人知识管理的吗?
- 其他书籍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用的是什么核心关键词,定义和临界知识有什么不同?
- 其他书籍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和这本书一致吗?有道理吗?是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
- 当作者用这个专有名词来定义的时候,是否起到了简化表述的作用?
突然发现,这种屏弃了判断的思考对我自己成长帮助很大,对方“不就是XXX而已”的观点对我来说不但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观点如果能够帮助我们增进认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感恩的事情。
“人话”应该怎么说
无独有偶,前几天说起最近 幸福进化俱乐部里面,永澄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心理表征的话题。有人提出异议:
说人话!净弄些让人听不懂的词干什么!
一些文章中有很多专用名词会导致外人感觉难以理解,进而敬而远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思考大概是三个理由吧:
- 第一,图省事儿。当我们说“红烧肉”的时候,不用专门解释说“用家猪腹部肋条部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通过切块,煸炒,上色、慢火烧制等方式制成的一种肥瘦相间的非清真美食”,而是立刻秒懂并流下哈喇子。很多专用名词,其实就是为了陈述方便,进行的约定定义。
- 第二,以为你懂。很多词,其实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生活中的“腐乳”、“油条”,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但对于老外来说,可能需要重新理解为“中国奶酪”、“油炸小面包”。对于一些内容,作者可能以为大家众所周知,或者已经在前言中明确定义过的。过去说学生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前两条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他们当时约定俗成的一些概念、专用名词我们不懂,所以感觉难以理解。
- 第三,你应该懂。很多作者自造名词,为了突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或者表述的时候更加精准的定义自己的词汇,作者组合出一些新的名词,或者给旧有名词赋予新的意义。这样的词,往往在书中,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定义。如果你不懂,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看书。
作者在表述某个概念的事情,应该也必须打造出代表自己印记的核心关键词,如果表述的词汇,论断和观点都没有新意,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表述出来。而这种核心关键词,不管是自造的组合词,还是旧词赋予新含义。如果不是想要故作玄虚,展示自己的“高深”,那么,一定是可以体现书中精微的意思。所以把握这些关键词内在含义往往会更好的了解这本书说了什么,有什么价值。
阳志平老师的“五大元学科”、“时间源头”、“卡片大法”,易仁永澄老师的“个人成长六大元规范”、“PORT模型”,李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三个坑”等等,往往是自己核心话语交流时重要的概念,理解并认同这些概念,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书籍。
尤其是当作者讨论的这个话题,自己以前并不熟悉的时候,他书籍中的名词让自己感觉到晦涩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用“说人话”来要求作者其实是一件很无礼的事情,因为你在要求别人“说人话”的时候,潜台词意味着别人之前说的不是“人话”,即指责别人故作玄虚,使文字晦涩难懂。其实只是自己层次不到而已。
比如医生讨论医学领域的的话题,他们会用肾脏、睾丸、输精管等这样的医学名词进行讨论,你不能指望在一本医学的书中出现自己在烧烤地摊上熟悉的“红腰子”、“白腰”、“腰头”这样的叫法,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在个人成长领域,心理学领域,很多人之所以不接受,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熟悉这些概念,如果不懂一定是作者故作玄虚。其实,正如人的身体即便每个人都有的器官,他们的运作原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熟悉一样,在人的心理、人的认知以及人与人交互的领域中,也存在专业,所以出现听不懂的词汇或者句子,很正常,如果感觉有必须深入了解的话,尝试着去理解就好。
敢说我?跟丫干!
很多人会因此而感觉到非常的不服气——写书的没说话,你一个看书的在这里逼逼什么?再说了,我又不是看不懂,就是他文字故作玄虚罢了!
这一点,本书的第二章也有所提及,人们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叫做“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觉自己的观点、尊严有可能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思索对方是不是有道理,而是跟丫干!可能越是在某个领域中有所研究的人,越容易产生这种习惯性防卫的心理,如果真的对某个领域一点儿都不知道的话,也就无所谓防卫了。
在《好好学习》的第二章节“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中,提出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两种心态上的准备:
- 绿灯思维
- 以慢为快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种思维,就干脆合上这本书,点个没用束之高阁得了,免得浪费自己太多时间。
所谓绿灯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和心态——我能从这个上面学到什么,掌握什么,进化什么。因此它是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提倡的习惯包括: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
在易仁永澄的《个人成长六大元规范》中,作者提出积极主动和刻意练习,是个人成长的基本规范之一。
他们强调的积极主动,是否“就是”绿灯思维呢?似乎也不完全一样,但是至少,他们有个共同的隐含假设和思考问题的隐藏角度:
人是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接受质疑或者应对挑战而获得成长的。
我们可以改变,并能够变的更好,这是这种思维的隐含前提。也是学习“临界知识”或者个人自我成长的一个隐含前提。当一个人说“不就是”或者“听不懂”的时候,其实他是对这个领域点亮了一颗“红灯”,你这个新书说的“不就是”XXX吗?你这本书上术语太多,我听不懂,请说人话OK?其实隐含意思是:你这本书内容我不用看,或者你这个书上的内容我看不进去(也不想看),这种心态对于临界知识的掌握无疑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