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姐,我们的岗位健康津贴这个月停发了,你知道吗?”我不开心地说着刚听来的坏消息。
“不知道啊,为什么停发了?”祝姐诧异着问。
“听说是因为我们单位每个人的岗位津贴都是按最高标准发的,上面要求按照文件执行,按岗位划分等级,按等级发放津贴。”
“那还是要发的嘛。有几级呀?”
“一共三级,像你现在这个岗位只能是第3级。每个月要比以前少了一半呢。”我有些替她打抱不平地说。
“哦,那也不错呀,总比没有好吧。”祝姐淡淡地说。这是标准的祝姐式回答,可还是折服了我。
祝姐是我的同事,也是我最好的闺蜜。她样貌普通、衣着普通、职位普通,只有脸上永远都带着的那抹淡淡的、敦厚的笑容,很特别,让人倍觉温暖和舒服。
而我最喜欢、最钦佩的,则是她那永远满足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总能从某些失意中找到满足,从而从容相对的心态。
前几年,她那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才子老公,觉得在体制内压力太大,正好有朋友相邀,请他去做顾问。老公便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公务员满30年可申请提前退休),去私企工作了。
可是,刚干了两年多吧,一封举报信,直接就让他老公失业了。其实她老公退休前也是研究了《公务员法》的,可是纪委说有其它规定,领导干部不可以在退休后到企业任职领薪。
俗话说“不知者不怪,”但在纪律面前是半点不能含糊的。老公不但退了两年劳动所得,还彻底赋闲在家,真的养老了,因为端盘子打工赚钱都不被允许。
我忍不住愤愤不平:“这什么破规定啊,一点都不近人情,这两年不是白辛苦了吗?”
谁知祝姐一脸平和:“不就两年嘛,反正工作也轻松,只当帮朋友忙了。而且,幸好事情出来的早,不然干个10年8年的再退钱,那才叫冤枉呢。现在不让干了,就养身体吧,没啥比身体更重要了。”
想想,祝姐说得也对啊。
说到祝姐的老公,其实他们当初谈对象的时候,我们这帮同事都是挺替祝姐惋惜的,我凭着自己和祝姐18杆子都打不散的深厚感情,还跳出来反对的呢,因为她的老公实在是太矮了。
而我们祝姐虽说是长相平常,但是举手投足间的那份温婉的气质,还是蛮吸引人的哦。
但是,祝姐说:“矮就矮点呗,高能当饭吃啊?其他方面好就行了呗,再说,我又不是完人,凭什么要求人家完美呀?”
后来的事实证明,祝姐完胜!老公不但事业有成,对家庭负责,还把我们祝姐宠得像个孩子,即使祝姐现在都50出头了!真是羡煞人啊。
祝姐这几年一直借用在系统内另一个单位,任副职。去年因文件要求不得混岗混编,所以祝姐就回来了,领导安排了她一个清闲的岗位,但是没有职务,只是享受相应待遇。
有人替祝姐抱不平,觉得没前途了。祝姐又是一副淡然的笑容:“这样好啊,轻松没负担,钱又不少。”
“可是没发展空间了啊。”
“没就没了吧,不能啥好事都是你的啊。再说占着领导位置,也把年轻人的路挡了,何必呢?也是一把年纪了,正好有时间休闲养生、锻炼身体去。”
其实,祝姐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60岁才退休呢。
祝姐老公北大毕业,自己毕业于四川大学,两位都是杠杠的。可偏偏儿子成绩就是平平,实在是有悖于遗传学呀。还不务正业,对做饭烧菜情有独钟,捣鼓得有模有样的。
这样的情况若落我头上,早就着急上火,作河东狮吼了。现在都啥情形了,为着孩子学习,一个老破小学区房都几百万了。
可人家祝姐,虽说最初也搏斗了一气,努力辅导儿子学习等等。
见没啥成效,就一副淡然自若的神情了:“牛牛就学习差点,其它都挺好啊,懂事、善良、热爱生活,了不得以后做大厨。正好省了下饭店钱,家庭聚餐全由他包了。何况现在做大厨,很来钱的,好不好哦?”
如今,儿子还真的学了烹饪专业,据说还学得挺好、挺开心的呢。
祝姐似乎永远处在满足状态中,无论是山雨欲来还是山雨正猛,她总岿然不动,带着从容的笑容。她常念叨的是那句话:“当你烦恼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呢,就知足吧。”
这让我想起了被孔子称赞过的公子荆。《论语·子路》记载,孔子谈到卫公子荆时说:“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说,公子荆善于管理家业。开始有些财产时,他说:“差不多合乎我的要求了。”财产稍有增加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到财产富足时,他说:“差不多非常美好了。”
孔子表扬公子荆,不是指他长于积累财富(孔子对能聚财的人是有戒备之心的,包括子贡。)孔子是表扬他对待财富的心态,在每个阶段都很知足,不贪婪,不奢求。在有限的财富中感受到满足和幸福,一言以蔽之,就是知足常乐。
公子荆是在财富不断增长过程中的心态好,被孔子夸奖了。而我的祝姐许多时候是在失意中仍能安之若素、感觉满足。孔大圣人若再世,怕是更要给我的祝姐点个赞了吧!